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上海书记陈吉宁的产业发展工作思路!(精选)

发布时间:2023-11-27 12:56 标签: 陈吉宁 上海 营商环境 产业创新 产业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生,吉林梨树人。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北京市市长等职务。现任上海市委书记。



在北京、上海,陈吉宁提及最多的便是“产业创新”、“产业升级”、“营商环境”。本文收录了陈吉宁在地方任职期间,总结的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以期为各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发。(招商洞察编者按)




01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事事关系营商环境




要充分认识新征程上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当前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制度型开放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更好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吸引海内外一流企业、一流人才,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更好为企业鼓劲、纾困、解难,持续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支持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更好投身创新活动。




要发挥政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资金要素获取等方面的普惠性支持政策,优化完善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加快推动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服务机制。完善产业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提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大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挥好进博会在商品服务展示交易、投资贸易洽谈、技术解决方案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统筹做好援企稳岗各项措施,持续优化政策吸引高精尖缺海外人才。




要紧紧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切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的落实。把世行新指标体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参照系,在全面分析研判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从自身发展阶段和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自主推进各项改革。要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使法治成为上海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对政策文件的制定清理,加强一致性评估,倒逼事项精简和流程优化。落实“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要求,持续清理各类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坚决消除隐性壁垒。加快清理模糊性兜底条款,完善各领域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政策的清晰性和可预期性。




要协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行政审批改革深化和整体效能提升。要聚焦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重点行业领域和场景,开展系统性、集成式、一体化的综合监管改革。完善“风险+信用”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风险数据库,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综合运用和精准监管。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完善监管规则规范,鼓励创新、守住底线。提升科技监管效能,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要聚焦企业关注的重点,扩大告知承诺制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一体化改革,着力建立高质量的产业服务体系。




要用好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升。加快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场景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通过数据归集与整合、应用开发与升级,牵引审批改革和流程再造。要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公共平台,针对共性需求,开发、孵化和培育更多好用的软件工具,大力支持中小制造业企业对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更好降本增效。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实施、形成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主动跨前、主动作为。重点区域要跑在前、走在先,结合各自国家战略任务和功能定位,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相关改革,打造特色亮点,提供引领示范。要全力打响上海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意识,经常性换位思考,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到服务更热情、更周到、更贴心。




02

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研究、

放开手脚干事业!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需要加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更好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支持科技人才瞄准高风险、高价值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验突破,引导更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我们将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做好高效精准对接,让大家心无旁骛搞研究、放开手脚干事业。期待大家对上海创新创业多提宝贵意见、贡献更多真知灼见,在引才聚才中发挥更大作用。




03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必须保持危机感紧迫感




当前,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汽车产业变革不断加速,必须高度重视、持续聚焦、下大气力,既要有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也要有只争朝夕的危机感紧迫感。




要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对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在技术路线、发展模式、多元市场、融资方式等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强分析研判,把各方面资源更加有效整合起来,更好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业务优化提升。




要牢牢把握消费升级机遇,密切跟踪市场走势,用好消费支持政策,持续开拓市场渠道,切实稳固传统赛道、扩展新赛道市场份额,巩固全产业链发展优势。




要发挥科技创新综合优势,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掌握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塑造更具品牌辨识度和技术领先性的特色产品。




要着眼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提升生产运营管理质效,更好降本增效、推动发展。市相关部门要结合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实施,为上汽集团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




04

特色园区如何打造

高水平科创招商平台?




要统筹整合园区及周边空间资源,科学规划布局,以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和企业聚集,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整体创新能级。陈吉宁还察看中关村信用交易服务平台展示,要求创新融资担保模式,加强对中小创新企业融资支持。




要对标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目标,苦练自身本领,特别是要在培育服务科创企业成长方面下更大气力,把握创新规律和各类型企业需求特点,针对性创新完善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注重发挥战略性引领性投资者作用,增强估值定价能力,锻造核心竞争优势,孵化更多高精尖企业。




要紧跟科创前沿,抓住重要机遇,谋划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完善全市科创布局。要坚持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入更多国际化创新资源,在开放发展中更好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05

产业升级要靠

定力和韧劲抓招商




要瞄准市场需求,创新完善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德国优质企业来京发展。加强隐形冠军企业发掘培育,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促进创新型企业集聚,做好发展要素保障,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升发展势能。




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用好区位优势和禀赋条件,充分发挥首都国际机场在畅通内外交流、促进高水平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释放“两区”建设政策红利,引入优质企业和创新资源。




要明确方向,保持定力,围绕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积极导入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生态,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化利用,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利条件。深化推进综保区和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发挥其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组建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前瞻布局,更大力度落地开放政策,引入优质项目,提高贸易便利化和园区国际化水平。加强政府引导,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做强管理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形成要素融合、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培养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研究把握产业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定力和韧劲把招商引资、落地发展、涉企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抓深抓实抓出水平,努力开创区域转型突破、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06

科创企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催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创新型企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供给,营造良好生态,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支持企业在事关未来的前沿领域主动布局,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一大批引领科技产业前沿、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要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企业深耕重点优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要紧扣城市产业定位和未来前沿领域,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创新协同攻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企业要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在国际合作竞争中掌握主动。上海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及时的对接、更高效的服务、更精准的供给,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搏击风浪、勇立潮头。




07

壮大未来产业

要“一企一策”精准对接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把三大先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在未来产业领域努力抢占先机,率先在新方向上开发新技术新应用、培育壮大新产业,以高水平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更好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也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要顺应科技变革趋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推动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加快形成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希望企业保持领先一步的发展优势,瞄准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构建应用生态上发挥引领作用,更好带动整个链条优化供应布局、创造更大价值。相关区和部门要加强高效对接,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开放平台,强化政策供给,提供精准服务,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突破关键技术和打造开放生态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要依托创新生态社区建设,汇聚各类资源要素,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开源生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要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针对高增长企业的不同需求特点,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在沪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08

园区要聚焦功能定位

紧盯重点项目不放松




经开区要聚焦功能定位,优化顶层设计,坚持国际视野,密切跟踪研判产业趋势,加强前瞻谋划布局,科学精准调度,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创新发展,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全市一季度“开门红”发挥更大作用。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研究支持政策,推动企业发挥牵引作用和外溢效应,带动孵化一批中小创新企业,构建面向全球市场、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生态。




要继续保持劲头,紧盯重点项目不放松,确保“开门红”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加强与信创园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动能。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研究把握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加快推进小米汽车等项目实施,促进传统制造业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化融合。要抓好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创新,推进5.0版营商环境改革落地见效,努力形成一批有突破、有活力、有实效的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强资源统筹整合,优化完善产业配套,增强区域产业黏性,探索创新干部人才交流机制,提高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大活力、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640.png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