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报告导读
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重要性再提升。近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作为热词的“新质生产力”再度被多次提及,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据悉,“新质生产力”不仅在今年两会期间被列为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最高领导及其他政治局常委在各种场合提及该词的次数更是超过了640次。
产业是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可以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精准招商,通过对重点产业的全面摸排与深度研判,有的放矢开展强链补链延链,银行也能基于对产业潜力与风险的把控,优选高营销价值的核心赛道,挖掘对公业务增量。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大代表,大模型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而成,拥有数十亿甚至数千亿个参数。近年来,大模型产业发展迅猛,尤其北京、广东等地依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投入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大模型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广泛应用。尽管面临算力瓶颈、数据质量和人才短缺等挑战,该产业仍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业研判架构
合合信息旗下启信数据发布《2024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十大重点产业趋势解读——大模型篇》,基于启信产业大脑的海量数据与专业研判模型,从六大维度出发对大模型产业进行全方位解读,通过预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辅助政府精准开展产业招商、辅助银行机构高效发展产业金融。
报告内容节选
大模型产业链架构不断完善,加速迈向智能新时代
大模型产业链上游由算力设施、数据服务商、算法供应商组成,中游为各类研发厂商,下游则是面向千行百业的垂直应用。伴随大模型产业的不断成熟,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从“工具”变为“伙伴”,人机关系有望迈向下一阶段,为各行各业带来工作效率与体验的多重变革。
三大维度立体扫描,快速成长环节集中在上游
通过对获投次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在招岗位数量三大维度的分析,可以快速识别成长性较高的产业环节。近半年,大模型产业链的上游资本认可度更高、创新活跃度更高、人才需求度更高。
其中,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交换机市场不断扩大,展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和快速的技术迭代。随着各大运营商、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厂商在数据中心的投资持续增加,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设备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产业区域呈分化格局,广东大模型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当前,全国大模型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区域分化格局,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企业数量分别为1220、745、361、343、229家。
大模型产业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发展较不均衡,上游底层硬件、数据与算法服务等环节企业数量远超中下游,但在夯实技术底座后,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也有望迎来加速发展阶段,专业度更高、落地性更强,服务更多重点领域。
五维评分第一,北京夺得“产业第一城”称号。
综合产业链规模、竞争力、融资情况、创新性、成长性五大维度来看,北京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北京目前拥有122家大模型创新团队,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且大模型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些大模型中,92%是由企业主导研发的,充分展示了北京AI企业在创新、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强大能力。
此外,北京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不遗余力。未来,北京将建设四个E级公共智算中心,并不断扩大京津冀蒙地区的算力合作规模。这些举措将大大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国内AI领域的领先地位。
景气度指数保持上行区间,产业向上发展且趋于稳定
景气度指数是用于反映产业发展景气情况的指数,当指数高于100时,表明产业发展上行,低于100时,表明该产业发展放缓或下行。其中,“即时指数”基于当期数据的变化计算,“累积指数”则综合考虑当期和过往数据,从而更好反映产业发展的累积效应。
近年来,大模型产业景气指数均高于100,虽有起伏,但上升的趋势不变。其中,2020至2021年间、2022年至2023年间显著增长,2023年后总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来看大模型产业链的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并在快速成长后逐渐趋于稳定。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大模型企业科创等级普遍较高
科创认定标签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深度加工,形成可直观反映企业科创特征的深度标签画像。目前,大模型产业有1050家专精特新企业、2080家科技型企业、16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69家高新企业。
科创等级则是衡量企业在行业内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AAA、AA、A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行业内表现优秀,BBB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行业内表现良好,BB、B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行业内表现一般,CCC、CC、C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行业内表现较弱。从科创等级分布来看,大模型产业中大部分企业科创能力处于优良区间。 ⑦ A轮融资为主,超20%企业融资超1亿。
全国大模型产业企业近5年共获得843次创投融资,公开融资金额的事件有420次,占比49.82%。由于大模型产业对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融资金额相对较高,其中金额在1-10亿区间次数最多,融资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事件共188次,占比22.30%。该产业获得创投融资支持主要集中于A轮,共有113次,占比达12.44%,表明产业具有活力和创新潜力,产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整体上看,2014年至2023年间大模型产业的融资数量和增速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从2015年开始增速虽有所放缓,但融资总量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高度。细分来看,安全硬件、AI数据治理、路由器三个产业环节的融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环节,这些环节是投资者和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