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项目落地前,先“面试”招商干部!启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09 13:52 标签: 招商引资 招商模式

  苏州市出台科技招商三年行动计划、镇江市印发了科技招商实施方案……今年,我省不少地方纷纷开启科技招商模式。


2年前,一家生产锂电池隔膜的“隐形冠军”企业,短时间内接洽了数十家招商专班。企业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为节省大家时间,在深入洽谈前,请招商干部先回答三个问题:“你懂不懂隔膜?隔膜产业当前的痛点是什么?针对隔膜产业你们有哪些合作模式?”听到招商干部的专业作答后,企业在当地落地投产。


企业“面试”招商干部的底气何来?“隐形冠军”企业受热捧固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锂电池隔膜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为了适应电池安全的更高要求,企业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而言,地方政府懂不懂其中的含金量,有没有为此配套的产业规划,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平台、人才、金融等方面支持,可能比用地、税收等传统优惠政策更重要。企业“面试”招商干部不是“待价而沽”,而是顺应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律的务实之举。


开展科技招商,同样要适应规律。与传统招商引资相比,科技招商的“新”不仅包含招引对象的新,对招商模式、干部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以往,招商干部带着招商引资ppt、优惠政策汇编、可供土地资源图、本地区宣传资料这“四件套”到处跑会场,但光是政策推介,解不了创新型、硬科技企业的“渴”,往往差了“临门一脚”。有企业家坦言,在招商推介会上听到“高大上”的理念昏昏欲睡,听到政策介绍偶尔打起精神,但若听到直指行业痛点的“内行话”,就会眼前一亮。过去,招商干部要讲“千言万语”,而今天一些科技型企业,往往更愿意听干部“一语中的”。


在科技招商格局下,招商干部要有“专家眼光”。科技型企业有其自身的创新焦虑,比如高端人才缺口较大、从“书架”到“货架”如何“关键一跃”等。这些专业问题,企业家不指望招商干部像智库专家那样提供解答。但招商干部能否和企业家说上“内行话”、给予一定的启发,甚至让企业看到落地后解决问题的希望,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芳心所属”。


让企业家高看一眼,科技招商才能精准发力。招商干部不仅要具备懂产业、精业务、肯吃苦等优良传统,还要如专家学者般研究科技前沿动态,了解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进展,掌握本地创新资源情况,持之以恒地积累专业知识,从而深刻理解本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所在。当招商干部把发展信心建立在专业认知之上时,再向企业家传递信心,就更令人信服。还应看到,科技招商不只是招企业,还需要强化对科技成果、科研团队、创新平台以及科技服务等各类创新资源的吸纳。招商干部对资本市场、人才培养等“跨界”领域懂得越多,开展工作就越顺利。


科技招商的“专业眼光”怎么培养?干部主动自学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向书本学,向专家请教,从专业期刊中学,都有助于打基本功。此外,各地科技招商部门要系统提升干部的科技素养,与研究机构、智库等开展合作,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深入企业一线调研,走进科研院所学习等方式,发挥集中学习的优势。对于科技招商而言,重视队伍的学习建设,统筹好“干”与“学”的关系,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