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01经济贡献能否作为“税收返还”的替换?
为了避免直接在招商引资等协议中使用“税收返还”的风险,各地招商引资文件逐渐开始采取“经济贡献”、“产值”等“去税化”表述来衡量企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进而采取“奖励”、“补贴”等表述来对企业给予优惠补贴,以此规避相关优惠条款违法的风险。
例如,某市政府发布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采取了“经济贡献”的表述;某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的《关于初创科技型企业经济发展贡献奖励实施细则》第二条采用了“经济发展贡献”表述;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企业特别贡献奖励政策》则采取了“产值”的表述。但经济贡献、产值等表述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且具体的定义,因此如需使用该表述,一般需对其进行定义。
在实践中,其定义通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其直接定义为本级政府的留存部分税收,从穿透本质来看此定义实际与“税收返还”并无明显差异,因此仍任存在被认定为“税收返还”政策的风险。另一种方式则是不对其进行书面定义,采取口头等方式进行约定,但是此种方式对企业而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争议,也可能增加政府部门的决策及审计风险。
02招商引资的变化
1、始于2013年在2013年时,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约50项,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省份。2014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即“62号文”),从三方面规范清理优惠政策:
(1)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2)规范非税等收入管理
(3)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当时有不少台商反映突然取消优惠政策造成的问题。暂缓执行。三年疫情也在减税降费。
2、地方的招商部门要敏感第一件,《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措辞严厉叫停地方税收优惠。
第二件,消费税后移和下划给地方,地方政府能支配的钱变多了。
第三件,上海、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已经开始行动,裁撤招商部门,转而成立招商公司来承担这一职能。
今年6月底,各个地方纷纷开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严守招商引资红线底线,构建高水平招商新模式,强化招商引资宏观统筹引导等。
3、地方的动作
6月底,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要求立即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税收优惠政策”招商行为。
6月28日,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揭牌,当天对外发布《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
梳理了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100多份、1000多项条文政策文件,结合先进城市做法及广州实际最终形成。
从重构招商体系、强化招商统筹、创新招商模式、凸显招商优势、加强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
一是“1+3+3”,广州联合作战招商体系的“密码”。“1”是指市投资发展委员会这一“总指挥”。确立了三大招商主体主战。
第一支招商主战队伍是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支招商主战队伍是各区招商机构。
第三支主战队伍是市属国企招商平台。
最后一个“3”是三类协同主体“联动”招商。
第一个“联动”是联动相关各行业主管部门。
第二个“联动”是联动各类投资主体,以商引商、以链引商。
第三个“联动”是联动国内外各中介机构,对接国内外产业咨询机构、商协会等专业组织。
二是要握指成拳,下好“一盘棋”,才能提升广州的竞争力。
要统筹招商秩序。市级项目线索精准匹配与主导产业、要素环境相适应的区,实施全市招商项目“首谈制”,原则上首谈区洽谈超过一定期限仍无实质性进展的项目,由市投资发展工作机构统筹。
而统筹政策协同则将放大政策集成效应,严控各区通过“政策比价”相互抢项目。
三是广州将按照“制定产业规划—打造产业园区—出台产业政策—配套产业资金—实施产业招商”的路径,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
四是广州将打造一支招商“铁军”,以专业化建设队伍,面向全球选贤用能;以奖励激发活力,“以项目论英雄”,对招商实绩突出的区、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和激励;以灵活性提升招商保障,在出境招商审批、投资推广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灵活处理。
03无税返时代的招商引资新模式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
首先,地方在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方面要转变观念。
其次,地方在政策环境创造方面,要从“小优惠”转向“大优惠”。第三,地方在塑造发展环境方面要有变化,打法要变。
第四,地方在招商引资、发展产业以及开发区建设方面,要从吸引企业转向形成产业生态链。
第五,地方要注意培育自身特色,实现产业园区的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
第六,通过税收大数据招引来的补链企业。
04未来招商引资工作如何破局?
(1)紧跟国家政策目前,虽然很多地方性的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再继续执行,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中央政策可以沿用。省市招商引资工作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可充分利用中央相关政策,合理合规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2)摸清家底通过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招商资源家底,进一步拓展和整合招商资源,建立完善高效统筹协调机制,确保产业经济发展上下“一盘棋”,解决好“有什么资源”“项目落在哪儿”招商引资“最后一公里”问题。
(3)规划产业根据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等因素,找准自身功能定位。结合招商资源普查结果,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同时深入了解各产业生命周期,摸清产业发展规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产业发展前景。
如对已处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全盛期的产业,往往要么市场已趋于饱和,要么产业将进入下行衰退期,此类产业应慎入或者科学地控制规模。
(4)盘点要素当招商引资“税收优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项目地要素保障情况无疑会成为企业投资考量的重要因素为之一。因此,应先盘点要素保障,明晰要素保障的优势环节及薄弱环节,加强(补齐)要素保障的薄弱环节(缺失环节),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5)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6)区域协调发展摒弃“单打独斗”的观念,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破局之道。
(7)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招商引资的目的除了弥补企业经营成本、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外,更为重要则是改善本区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率,仅仅是根据企业纳税额度对其进行奖励,则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因此可根据不同企业的类型制定相关绩效考核体系对其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如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人才以及生产线的引进,对当地闲置资产盘活度,对环境影响、就业创造、居民福利等设立相应的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而非仅局限于税收贡献,并与其最终取得的奖补金额进行挂钩。
(8)建立股权投资型产业公司采用投资的方式代替“税收返还”在“三攻坚一盘活”的背景下重庆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在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中对园区改革“四个加快”中明确提出:“推进园区开发区运营公司重组,加速向产业投资公司、资本运营公司转型。”比起根据企业的税收贡献对其进行补贴而言,股权投资不仅模式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对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如合肥所采取的合肥产投集团利用产投融合模式,苏州采取的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与合作机构共同设立子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机构的模式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因此通过建立股权投资型产业公司,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让政府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为打造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专业化园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