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国家发改委:《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修订出台。其中,对西部地区从事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政策之一。目录界定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的产业范围,是企业能否享受该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引导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文件。此次修订出台的《目录(2025年本)》,保持了原有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基本稳定。修订后,按省份分列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共564条,相比2020年本净增加29条、增幅5.4%,增加的条目主要集中在特色农牧、电子信息、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来了。记者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同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全产业链谋划,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4个方面部署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实施方案还从人才培养、投融资、土地保障、国际交流4个方面明确政策举措,为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投融资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经济领域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发行上市。
国家能源局: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探索建立通过新能源直连增加企业绿电供给的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原则上可豁免申领电力业务许可证,另有规定除外。
北京:力争到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千亿元。12月5日发布的《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到,力争到2027年,北京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国内前列,建成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区,引育3家至5家百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涌现一批细分领域国内领先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力争超1000亿元。
上海: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上海市5G-A应用赋能“海上扬帆”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日印发。《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上海将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A加速普及,与AI深度融合,应用赋能水平持续升级。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90%,5G-A用户达到500万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力争达90%,5G及5G-A新消费体验不断丰富。在高价值场景加速推进5G-A应用部署,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50%,建设不少于200个5G工厂。
广东:促进能源与算力网络、低空经济等多能融合、多业态融合应用。12月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及,加快多领域融合和示范应用。在深远海海上风电、高效光伏、新型储能、绿色氢能、先进核能、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基础、市场前景、先发优势和后续产业带动效应的示范工程,推动示范工程纳入省级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家级示范工程,统筹推进示范工程落地实施。鼓励跨领域交叉融合和创新应用,开展“能源+”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研究,促进能源与算力网络、低空经济、公路交通、轨道交通、航运、绿色建筑等多能融合、多业态融合应用。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总结具有复制和推广意义的试点经验,探索能源行业助力“百千万工程”新模式、新路径。
四川:出台全国首个锂电产业项目评价方案 力争2027年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锂电产业项目评价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该《实施方案》是全国首个针对锂电产业项目评价的专项政策方案,旨在有效应对锂电产业结构性、周期性产能过剩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首创开展锂电产业项目评价,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积极服务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实现大国“能源自由”,打造“四川智造”支撑中国制造的产业名片。
重庆:最高奖励3亿元!重庆“真金白银”助推空天信息产业腾飞。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重庆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重庆市支持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多层次的支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重大创新平台的奖励政策。政策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将分别给予不超过3亿元、1亿元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无疑将为空天信息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助力其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除了资金支持,政策还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科技创新攻关等多个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将对空天信息地面站网配套建设项目及运控中心、数据中心等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在建设运营服务平台方面,也将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补贴。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完善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