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国办1号文,把基金招商「打回原形」了?

发布时间:2025-01-15 14:43 标签: 基金招商

没想到,今年的国办1号文,将主题定位了政府基金上。

 

有人说:基金招商的“野蛮生长”时代结束了!

 

那些靠地方政府“父爱式”出资、盲目铺摊子、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小打小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的基金招商,要拼的是产业规划、项目质量、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

 

这篇文章为大家解读国办1号文将改变基金招商的八个趋势,带你看清未来基金招商的新方向、新规则!

 

趋势一:不搞小打小闹、不搞内卷

 

“各村各户自己种地”变成“全省统一规划种粮”,集中资源种出高产优质的大米,而不是为了争抢几颗小土豆内卷。

 

政府投资基金的初心是举全国之力支持现代化产业和科技创新,未来将以省级为核心,围绕千亿产业集群布局,不再搞区县“小打小闹”的资本招商,而是吸引真正的市场化基金来补链强链,打造国际竞争力。

 

趋势二:国企平台定位转变

 

政府投资基金的钱主要来自财政预算或国企出资,未来可以灵活调整出资比例和考核周期;同时,依托国企平台盘活资源、资产、资本,可能是资本招商的新出路。

 

未来的国企平台将更像是一个“资源转换器”,把土地、厂房等资源变成资本,再变成钱,最后变成基金,为招商破局。

 

趋势三:淘汰混子经理人,让专业的人操盘

 

政府投资基金就像一个大老板,可以自己直接投资(直投),也可以把钱交给专业经理人(母基金)去打理,但只监督他们“钱花在哪里、花得怎么样”,不插手具体操作;未来,那些只会收“管理费”的“混子经理人”会被淘汰,真正能帮企业赚钱的“高手经理人”才能留下来分奖金(Carry分成)。

 

趋势四:发改委和省级政府两个角色一台戏,统筹基金布局

 

国家发改委是“总导演”,省级政府是“执行制片人”,他们一起规划政府投资基金的“剧本”,避免拍出烂片(产能过剩),同时确保投资人(社会资本)和主角(创业者)都能安心拍好戏(科技创新)。

 

趋势五: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过去,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地方基金,以招商引资和返投比例为核心,吸引企业落地并绑定本地经济,短期内推动了GDP增长和产业升级,但也让基金投资更注重“本地回报”而非纯粹的市场化选择。

 

新规指出,国家将大力鼓励取消政府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但是要怎么鼓励,需要有大智慧,毕竟,谁都不想自己挖的坑种的树,最后果子让别人摘走了。

 

趋势六:地方基金业绩难保

 

以前地方政府用“返投”这根绳子把企业和本地经济绑在一起,现在绳子断了,钱可能流到别处,本地企业“断粮”,基金业绩也可能因为少了“政策补贴”而“亏本”,最后连募资都难了。

 

趋势七:政府基金要有耐心

 

政府基金就像一位“长跑选手”,用财政资金的“耐力”去支持那些需要长时间研发的高科技项目(如AI、量子计算),在市场化基金“短跑选手”不敢入场的时候,率先为产业注入“第一桶金”,陪着产业一起成长,最终收获长期回报。

 

趋势八:地方政府要“会花钱”

 

地方政府基金不仅要投钱,还要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为企业打造技术、产业链和政策支持的生态体系,吸引企业自愿扎根,实现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地方政府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超级管家”,不仅给企业“发钱”,还帮企业找技术(高校合作)、拉生意(产业链对接)、争取政策福利(税收优惠),让企业觉得这里“环境好、机会多”,自然愿意留下来,和地方经济一起“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