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万亿产业新赛道的崛起与挑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发布时间:2025-03-18 14:01 标签: 低空经济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热词。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在政策大力扶持与技术创新驱动下,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我国著名航空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深入探讨低空经济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图片

低空经济: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

刘大响着重强调:“低空经济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与土地、海洋资源一样宝贵。我们的高铁已经世界第一,大民航世界第二,高速公路、海运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可唯独低空经济还没发展起来,空中资源有些浪费。”他进一步阐述,“我国空域这么广阔,要是把低空经济发展起来,估计会是万亿级甚至几十万亿级的大产业,这个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低空经济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农业、旅游、物流等多个领域。以农业为例,美国大量使用农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和病虫害监测,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旅游方面,低空观光飞行项目深受游客喜爱,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收益。我国在这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低空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在一些风景秀丽的地区,开展低空观光飞行项目,让游客从空中欣赏美景,既能丰富旅游体验,也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此外,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领域的作用不可小觑。刘大响表示:“开展低空救援,一旦发生灾情,能尽快进行救助。我们想打造免费的航空救援服务,这样老百姓就会感觉到党和政府就在身边。”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地震、洪水等,道路受阻,地面救援难以迅速到达现场,低空救援就能发挥独特优势,快速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挽救生命财产。

发展成果与差距

谈及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成果,刘大响介绍道:“近十年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我了解,我们的直升机已经发展到1500多架,通航飞机发展到3000多架,机场数量也超过400个。原来只有100多个,现在数量翻了好几番,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低空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飞行器数量上有了长足进步。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低空经济仍存在差距。“不过,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我们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刘大响坦言。在飞机性能、技术水平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一些高端航空设备制造上,我国仍需依赖进口;在空域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过,我国在无人机领域发展迅速,注册无人机超过130万架,相关民营企业多达几十万家。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影视拍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京东等企业积极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在一些偏远地区,无人机能够快速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技术创新与突破

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刘大响表示,他的团队致力于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我们团队一方面要关注空中交通管制和导航,解决飞机在空中的安全保障问题,确保飞行安全通信顺畅;另一方面,今后想通过飞艇把雷达搬到空中,这样覆盖面更广,没有监测死角。”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监管效率。

同时,建立空中网络也是关键环节。“等卫星网络储备建立好之后,上面和北斗联网,下面和其他基站联网,形成一个信息‘天罗地网’,让飞机飞到任何地方信息都不会中断。飞机上配备相应传感器,既能接收信号,也能发送信号,这样彼此都能知晓位置,最大程度避免空中意外事故,这是很重要的工作。”这样的网络体系能够为低空飞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保障飞行安全。

在发动机研发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刘大响介绍:“这几年,我国发动机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军用发动机还是民用大发动机,都在自主研发,并且有不少重大进展。就小发动机而言,现在中国航发的研究所在参与研发,其他研究所也在进行相关工作,这些小发动机能应用于通用飞机。未来,我们希望将新能源应用到飞机发动机上,虽然这条路还很长,但我坚信在通用航空飞机领域有望率先取得突破,因为我们和其他几个单位都在开展相关研究。”新能源发动机的应用将使通用航空更加环保、高效,降低运营成本。

面临的挑战与破题之策

尽管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刘大响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推进力度和认识不足。“关键是要加大推进力度,这是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生命至上是共识,我认为这必须要有保障措施。毕竟人总会遇到灾祸,谁碰上都倒霉,如果当场死亡我们无能为力,但只要还有生命体征,就一定要全力抢救。年轻人一旦去世,损失巨大。所以这件事对全国人民都很重要,是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事,应该加快推进。”他强调,要加强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形成合力。

医疗方面也是一个挑战。“现在医院内部医疗做得较好,但野外医疗与院内有很大不同。要对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训练,包括护理人员,每次救援至少要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刘大响建议,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救援模式,如医生值班备班制度或医院配备直升机自行管理等。

此外,多部门协调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负责这个项目的部委将近10个,这就需要协调。所以我们建议,希望国家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一些协调委员会,让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相互配合。我相信这是能够做到的。”只有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有效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资金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目前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建设众多机场、购置大量飞机需要资金。我认为应该以国家引领,动员民间资金参与,采取股份制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应急救援体系。红十字会有捐助,民间和企业也有力量,我相信未来我国一定能实现面向全国老百姓的免费救援医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应用前景与未来展望

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旅游领域,低空旅游项目日益受到游客青睐。三亚等地推出的低空观光飞行项目,让游客从空中俯瞰美丽的海岸线和海岛风光,成为当地旅游的新亮点。刘大响认为,未来低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各地可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开发更多特色低空旅游产品。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直升机运输等方式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低空物流的优势更加明显。“现在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了要求,比如快递无论送到哪个农村、哪个角落,都要当天到达。可以先用飞机运输,到了一定地点后,再通过高铁或高速公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用直升机来完成。这里的直升机也可以是无人机。在村落旁边建一个基地,把快递送到这里,让老百姓去取,这样就很方便。”刘大响描绘了未来低空物流的发展蓝图。

在应急救援领域,提升空中应急救援能力迫在眉睫。刘大响指出:“一旦发生灾害,不能从北京派飞机去救援,那样距离太远,比如四川发生灾害,当地就应该有救援力量迅速出动。第二,要有自己的救援飞机,像直升机,飞机的发动机、基站设备等都要配备齐全。另外,凡是上天的飞机都必须经过适航审定,通过审定后,飞机的安全性等方面就有了保障。”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吸引企业参与股份制发展,推动救援能力提升。

展望未来,刘大响对低空经济充满信心。他认为,天空广阔,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巨大。“航空的发展空间广阔,并且它属于高科技领域,航空航天本就是高科技的代表。此外,航空还能实现全民参与。未来,我们会吸引年轻人到各地参加训练培训,我相信在三到五年内,能够培养出100-200万飞行员。目前我们有十几万飞行员可以承担培训工作,而且很多省份都成立了飞行学院。这些年轻人身体素质良好,通用航空培养的人员,对国家军队和民航飞行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低空经济有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在国际低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