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01 深圳连发三文
3月2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介绍三个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围绕政务服务、创新服务、人才服务、融资服务、空间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重点任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推进严格公正高效司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26条重点任务;《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在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国际贸易、人才生态、宜居宜游、城市形象等6个方面提出26条重点任务。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方案中的最大亮点当属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的创新举措。深圳将对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探索建立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未达考核标准对投资行为全盘否定,以助力投资机构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新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52支,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设立规模达50亿元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截至2024年底撬动新增贷款约2643亿元。
02 全市推广两大试点:110亿“园区贷”破解融资难 执法监督码减负62%
今年印发的三个营商环境优化文件,将不少小范围创新试点政策扩大至全市。
其一是“园区贷”。去年7月,深圳金融监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园区贷”的工作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内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年10月,宝安光电子器件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区与宁波银行等10家银行金融机构举行合作签约,首批“园区贷”业务正式启动。
据了解,“园区贷”产品具有高额度、低利率、无抵押等优势,其特点是由产业园区向银行提供企业在园经营数据,帮助银行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增信,深化银行、园区管理方、担保公司三方合作,为园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信贷支持。
据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介绍,10个园区试点至今,授信余额已超110亿元。“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市园区推行‘园区贷’,进一步改善产业园区循环生态。”
另一在全市推广的创新举措是“执法监督码”。
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在这方面,深圳在全省率先建设执法监督码系统,推行“扫码入企”制度。
据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峻介绍,企业可通过执法监督码获取企业规范经营指引、利企惠企政策指导、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服务内容,并对行政执法单位入企不扫码、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直接投诉。
据悉,执法监督码系统于2024年8月正式上线,并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开展试点应用,应用企业超1万家。以光明区为例,全区工业企业行政执法监督码使用率达99%以上,统筹后的入企频次大幅下降62%。
“企业反映执法监督码的使用很好地减少了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问题,明显提升了效率。同时,执法主体也能及时掌握入企执法数据,为精准分析研判执法情况提供了支撑。”王峻说。
在此背景下,2025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明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执法监督码。王峻透露,深圳还将制定配套文件,优化系统功能,保障执法监督码的推广应用。
03 深圳:资本招商免责容错!
3月2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深圳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许云飞在“深圳市2025年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积极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接下来深圳将对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探索建立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未达考核标准对投资行为全盘否定,助力投资机构更有底气、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便于企业在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市场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据许云飞介绍,深圳已成立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2024年新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52支,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设立规模达50亿元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截至2024年底撬动新增贷款约2643亿元。
与传统资本追求短期回报不同,耐心资本追求的是长期主义,大胆资本更强调“容错”与“试错”。如何解决投资机构的“后顾之忧”?
许云飞透露,下一步,深圳将对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创投机构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探索建立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未达考核标准对投资行为全盘否定,助力投资机构更有底气、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便于企业在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市场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深圳大力支持科创企业赴海内外上市融资,也大力邀请国际金融资本投资深圳。”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叶文戈补充道,深圳将持续优化完善深港通和QFII、QFLP等机制,引导境外基金开展战略性股权投资合作,加快推动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建设,新增不少于80家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入驻,持续提升深圳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
04 深圳: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深圳2024年新增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累计存续总量440.4万户,居全国城市首位。
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约40%的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的税收、近60%的增加值、70%以上的进出口额、9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商事主体。
许云飞介绍,为更好服务企业,升级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将推出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成政策汇集、诉求反馈、项目推介、企业宣传等功能。企业可以第一时间精准掌握政策,高效反馈问题并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大力宣传优质企业、创新企业、标杆企业,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许云飞说。初创企业是深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2024年深圳新设立企业32.7万户,同比增长6.5%;2024年深圳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设立的30亿元的融资担保基金为4.1万家企业提供再担保增信支持,撬动银行贷款824.2亿元,创新型产业用房总面积达到933万平方米。
许云飞透露,下一步,深圳将更加聚焦初创企业需求,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为初创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深圳:为新兴行业领域量身定制“沙盒监管”
深圳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首创性地方法规,面向新兴领域不断丰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了区域和行业试点,取得较好成效。
接下来,深圳将面向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主体制定“沙盒监管”规则,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入盒企业采取柔性监管措施,让入盒企业毫无保留地全力测试创新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事业,尽情释放创新潜能。
洪隽表示,深圳通过创新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夯实执法基础,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预期,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下一步,将聚焦“合规有深度”“监管有精度”“执法有温度”“帮扶有力度”,持续深化“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模式,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为广大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深圳将进一步聚焦当前企业关切的商业秘密保护,出台重点产业领域商业秘密保护标准指引,为企业提供清晰、明确且具有实操性的指导,助力企业精准识别自身商业秘密范围,构建完善的保护机制,更好守护企业自身商业秘密,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商业秘密保护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深圳还将制定侵害商业秘密类案件审理指南,对于那些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精准适用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