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破局之道:从政策驱动到生态赋能

发布时间:2025-04-01 14:31 标签: 招商引资
一、传统招商引资的困境:内卷严重,亟需转型

自去年八月以来,招商引资的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政策优惠手段逐渐失灵,各地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新尝试:
场景招商: 将招商对接会开进企业车间,让企业实地考察当地产业环境。资金招商: 成立专业招商公司,引入投行人才进行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资源招商: 积极拓展人脉关系,寻找各种渠道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然而,“好项目”稀缺,竞争加剧,单纯依靠政策让利和资源倾斜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招商引资亟需从“政策驱动”向“生态赋能”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生态招商:构建企业“留得住”的产业生态

1.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从“我有什么”到“你需要什么”:过去,招商引资主要依靠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现在,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痛点,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服务方案。
针对配套难题: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完善产业配套。扶持本地企业成长,孵化配套产业。针对人才短缺: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吸引高端人才。针对融资困难: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提供针对性资金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从“提供资源”到“创造市场”:南京模式: 将整座城市打造成企业的大型试验场,帮助企业完成技术验证、商业闭环和规模扩张。合肥模式: 建设低空经济试飞基地,吸引亿航智能等企业落地,形成“场景即订单”的资源交易绑定效应。
2.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打造高效供应链
构建本地化供应链:青岛案例: 围绕奇瑞青岛基地,引进多家一级供应商,并推动本地零部件企业融入奇瑞供应链体系,使奇瑞汽车本地配套率达到30%。上海案例: 引入特斯拉超级工厂后,在长三角地区构建了完善的供应商网络,涵盖动力电池、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系统等核心领域。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鄂州葛店案例:建设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打造“1小时跑遍武汉”的交通网,融入武汉光谷产业链。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三、 产业生态的核心:韧性与安全
疫情启示:上海疫情期间,整车产能受到冲击,连远在河北的长城汽车也受到波及。这凸显了构建本地供应链的重要性。本地供应链能够快速响应突发事件,保障核心企业正常运转。
构建韧性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实现各主导产业有机链接、高效畅通。例如,葛店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从芯片研发、LED芯片封装到LED模组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打造“链上共生者”:当企业感受到本地产业生态的滋养,而非单纯的政策优惠时,它们更可能成为扎根当地的“链上共生者”,而非“政策追随者”。

四、生态招商:新时代招商引资的底层逻辑
最好的政策,是让企业听见“隔壁配件生产的轰鸣声”:这意味着企业能够感受到本地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供应链网络。
最高的境界,是让企业“感受不到招商,却处处感受到生态的滋养”:这意味着企业能够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产业生态中茁壮成长,而无需依赖政府的直接干预。

总结

在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竞争已从政策优惠转向产业生态的竞争。打造一个充满活力、韧性强、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才是吸引企业、留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我们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点,才能走出内卷,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赋能企业,让企业“来了不想走”。以产业生态滋养企业,让企业“扎根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与地方经济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