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收藏!十座“锂电之都”如何谋划产业?附链上重点企业清单!

发布时间:2023-12-06 15:07 标签: 新能源产业 锂电产业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国内产业发展格局已经被逐渐改变,各地喊出的“锂电之都”的称号之下,确实有着各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也确实代表着各地政府对于新能源项目招引的迫切。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其中,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0.8GWh,同比增长97.7%,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0%。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对外发布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


据介绍,在中国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江苏、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排名前五。其中,江苏在电池材料与电池制造领域处于领先;福建在产能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突出;广东在上游材料及后端电池回收环节具有优势;四川在电池产能及绿色制造领域具有较大潜力;湖北在电池回收环节表现出色。


可以看出的是,全球新能源行业爆发式增长推动电池产业突飞猛进,中国工业体系也因此经历重大变化,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电池产业向资源地区转移、新兴城市纳入产业供应链、传统工业城市面临转型压力……


01

产业、资源、区位、政策,十大城市各有特色

图片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列出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强。


胡润研究院表示,以光伏、锂电、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正逐步成为支撑中国出口的主要力量。随着全球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中国有望从世界最大的化石能源进口国,转型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出口国。


对城市而言,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能够抓住新能源产业机遇的城市,未来将在中国财富地图上占据更好的位置。


《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研究报告(2022年)》显示,通过对全国锂电产业布局的研究,最终通过筛选出综合得分前十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特色城市,分别为福建宁德、江苏常州、湖南长沙、江西宜春、四川宜宾、四川遂宁、贵州贵阳、青海西宁、湖北荆门和浙江宁波。


在这其中,有一些原本与新能源产业无关联的二三线城市,工业基础较差的城市,反而却崛起为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重镇。


城市发展,产业是经济以及人口的根本,想要城市兴盛,首先要保证产业的兴盛,没有产业,经济发展无从发力,无法提供就业,也就无法吸引人口。


纵观城市发展规律,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有前途则城市有前途。


福建宁德

图片

提起锂电池,无人不知宁德,一个曾经在相关产业零基础,GDP位于福建倒数的城市,在短短十多年时间成为锂电产业重镇。


目前,宁德已形成以宁德时代及宁德新能源为核心的完整电池产业链布局,形成覆盖核心材料、电池结构件、智能装备、循环再生等多个配套项目以及服务型制造等产业延伸新业态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吸引包括厦钨新能、格林美、杉杉股份、天赐材料、璞泰来、嘉元科技、科达利、青山集团、上汽集团等一系列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


据宁德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宁德市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快于全市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于2022年10月成为宁德市首个产值超两千亿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44.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6.2%,拉动全市增长20.3个百分点。


在这其中,宁德时代无疑是推动宁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公司出货量已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无论是规模体量、技术优势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成立至今,宁德时代已在宁德相继规划漳湾区(东侨/湖东/湖西)、车里湾、福鼎等多个基地,同时携手一汽打造时代一汽电池项目。


除此之外,近几年,宁德时代还接连发布麒麟电池、钠电池、凝聚态电池,再加上电动船舶、EVOGO换电等产业,可以充分发挥链主效应,吸引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落地。


江苏常州

图片

早些年,在“苏锡常”中,常州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在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过诸多起伏,直到2011年,常州正式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凭借相关政策扶持以及招引措施,吸引多个电池项目布局,继而迎来产业集群之力的爆发。


据统计,常州目前已落户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卫蓝新能源、比克电池、鹏辉能源、上汽时代、北电爱思特等多个电池项目,其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总部也位于常州。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在中创新航发展受到掣肘时,常州金坛区政府以金沙投资为主体,果断接手控股,中创新航也将总部从河南洛阳迁至常州金坛,目前,中创新航装机量不断攀升,继2022年登陆港交所之后,公司现已开始筹备A股IPO,目前正处于上市辅导期。


和电池厂商的选址靠近车企一样,电池配套厂商的选址也会跟着电池厂商的步伐,因此当常州拿下诸多动力电池项目就相当于顺带拿下了配套项目,为常州之后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2022年,常州工业总量首次破2万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常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湖南长沙

图片

长沙的汽车产业可以称之为一大代名词,因此长沙也是比亚迪的重量级战略生产基地,同时当地还有上汽、吉利、广汽、天际等多个车企;与此同时,长沙的锂电池产业,尤其是在电池材料、制造、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优势。


作为长沙第6个制造业千亿产业集群的先进储能材料,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包括中伟股份、巴斯夫杉杉、合纵科技、长远锂科、永杉锂业、邦盛新能源等多个材料企业投资布局。


目前,长沙已形成了上游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PACK到废旧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条。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根据长沙市去年发布的《关于支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到2023年,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建成2至3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聚区。


江西宜春

图片

“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一句颇有意思的标语让全国人民都了解了这座因四季如春而得名的城市。但如今,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亚洲锂都”成为人们对宜春更为熟知的印象,也因此获得了众多电池企业的青睐。


近几年随着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受限,资源成为电池企业布局的重要因素。据了解,2021年以来,拥有亚洲最大锂矿储量的宜春,前后吸引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赣锋锂电、科力远、志存锂业、欣旺达、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多家企业落户布局。


数据显示,2022年,宜春市碳酸锂产量14余万吨,约占全国的1/3,以资源优势撬动锂电产业布局是宜春抢占新能源风口的初衷,但目前宜春已将发展重心从“锂资源”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


据了解,宜春市政府2023年工作目标是实现产业翻番,力争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0亿元。


四川宜宾

图片

以“中国酒都”闻名于世的宜宾,眼下有了另一张更受瞩目的新名片“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甚至连当地代表企业五粮液,也曾在今年4月份成立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拟涉足新能源领域。


与宁德相似,宜宾也是围绕宁德时代为核心,从而布局相关配套产业。2019年,宁德时代正式落地宜宾,且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逐渐规划至十期,叠加近几年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以此为标志,国内电池产业链企业落户逐渐从东部城市转移到更具备资源优势的西部城市,尤其四川聚集。


另外,绿色清洁能源优势也是宜宾的一大特色,去年3月,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四川时代颁发了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在宜宾诞生。


据统计,宜宾目前已有天原股份、锂宝新材料、德方纳米、天华新能、合纵科技等多家正极材料企业。同时,宜宾还有着多家车企,包括奇瑞汽车、凯翼汽车以及吉利汽车。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总产值889亿元,增长4.5倍;规划电池产能295GWh,已建成电池产能150GWh;宜宾新能源产业也已做到899亿年产值,超越白酒成为全市产值第一产业。


宜宾市副市长华淑蕊日前公开表示,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坚定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集聚了正负极材料铜铝箔、隔膜、电解质等6大组件和回收利用项目超100个,预计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


四川遂宁

图片

2022年10月底,遂宁蜂巢能源20GW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竣工投产,这是遂宁经开区引进的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该项目的落户投产,将遂宁锂电产业上下游彻底连接在一起,为遂宁锂电产业版图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


数据显示,2022年,遂宁锂电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27.7%。2022年,遂宁实现两个百亿级锂电企业,其中,四川裕能产值规模突破两百亿,成为遂宁首个百亿级锂电企业,也是遂宁首个百亿规上工业企业;天齐锂业也实现百亿产值。


据统计,遂宁锂电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正极材料方面,已聚集天齐锂业、湖南裕能、盛屯集团、四川路桥、富临精工、当升科技等多家材料企业。


在产业布局方面,遂宁结合各区县资源优势继而布局,比如在射洪市持续巩固基础锂盐、正极材料产能优势;在安居区支持四川裕能持续发展,推动关键辅材等重要环节加快成势;在蓬溪县推进龙蟠锂源项目,在做实正负极材料产能基础上,积极发展隔膜、铜箔等配套产业等。


贵州贵阳

图片

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电池龙头,贵阳正在加快构建新能源电池制造及其配套产业集群。据统计,凭借丰富的磷矿资源,贵阳已落户中伟股份、安达科技、振华新材、当升科技等多家正极材料企业,同时中科电气、航盛锂能等多个电池配套材料项目也相继落户。


2022年,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磷化工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9.6%,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速达166.5%。


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推动“电动贵阳”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0万辆,产值突破500亿元,力争800亿元;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能突破100GWh,产值突破1500亿元,力争2000亿元;全市充换电基础设施突破10000个。


青海西宁

图片

青海有着中国最丰富的盐湖资源,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和既有产业基础,青海加速构建“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如今,西宁已汇聚泰丰先行、比亚迪、时代新能源等一批锂电及其配套企业,锂电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锂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悉,以光伏、锂电、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导,西宁市2022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8倍。


湖北荆门

图片

湖北荆门早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炼油、热电、飞机制造,有人曾直言,如果没有炼油厂,荆门可能还是个小县城。


2012年,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回家乡荆门成立亿纬动力,继而推动荆门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10余年来,亿纬动力在荆门规划建设11个厂区、18个工厂,待超级工厂全部建成后,产能将达212GWh。


以亿纬动力为龙头,荆门高新区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集聚了格林美、新宙邦、恩捷、科达利等一批知名企业,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主要部件的头部企业基本“聚齐”。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区”的新使命。据了解,荆门市规划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将亿纬动力打造成千亿级企业。


浙江宁波

图片

提起宁波,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汽车产业突出,已引进包括上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等整车企业。据宁波市经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宁波市汽车产业关联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突破121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逾300家。


目前宁波已落户吉利集团、维科技术、利维能、容百科技、杉杉股份、震裕科技等电池产业链企业,虽然目前电池产业链还相对不够完善,但根据《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和《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70万辆以上,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5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势必将带动电池产业相继布局。


03

站上发展关键期,

城市如何抢先机?


在近些年政府的规划中,千亿产业这个词频频出现,甚至在个别城市,新能源产业已经达到数千亿,向着万亿产业的目标奋进。可以看见的是,新能源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崛起的“隐藏密码”,尤其是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是一个快速超车不容错过的机会。


通过上述城市锂电产业布局可以看出,十大城市都有着不同的独特优势,所发展的电池产业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宁德、常州、宜宾在于围绕动力电池发展电池全产业链;遂宁材料企业更为丰富;宜春、西宁在上游资源方面优势明显;长沙、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出等等。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从企业端来讲,项目落户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土地、政策、产业链、资源、绿电、营商环境、区位优势等多个方面。

图片

EVTank指出,由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中国锂电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形成了明显的锂电池产业集群。


其中,珠三角地区是传统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造产业的优势地区,拥有大量的产业链企业,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整车制造产能,吸引了包括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中创新航、LG化学、SKI等在内的龙头企业的布局;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和天津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锂电产业链的研发机构和企业。


在这些地区,虽然自然资源方面较为受限,但在工业成熟度、土地、政策、产业链、营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等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电池网了解到,早在十多年前宁德时代诞生的时候,宁德市并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甚至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为其配套主材,而宁德市政府则是与企业一起共同商讨,为产业链查缺补漏。近日,福建宁德市工信局局长韦芝富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宁德迎来了一个小的发展高峰期,这样子一下子入驻了三十几家的链条企业,现在我们60%都能够实现就近配套。”


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往往能够衡量一座城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通常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城市,多有龙头企业入驻,比如常州、宁德、宜宾、荆门都有锂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落户建厂;或者当地已布局多个产业,横跨产业链上下游;同时有着合理的产业规划,包括园区、土地等。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在近期表示,常州在今年投资热度集聚度这个维度中蝉联全国第一,反映出这座城市在新能源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极具发展潜力的。


常州不仅拥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这些总部型链主企业,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贝特瑞、星源材质等国内超70%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均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比如宁德时代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设在常州、理想汽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也设在常州。目前,常州已形成了“发储送用研”的产业生态闭环,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都占到整个江苏省的一半。


而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包括当地新能源发展规划以及财政支持力度,对于企业而言也十分重要。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支持方式,比如土地优惠、设备补助、代建厂房、税收支持、项目奖励等。


此外,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成立相应的新能源基金,对于落户当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政府而言,成立地方基金对于招引有多个优势,可以通过基金的相应政策吸引企业布局;整合当地区域资源,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可以发挥股权投资杠杆作用,形成地方基金投资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继而通过产业税收来回馈地方财政的良性循环。


“企业家最喜欢的是市场,长三角的市场体量和消费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企业家都很羡慕的。”近期,在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长三角拥有优越营商环境、庞大经济体量、广阔市场空间、完善产业配套和对外开放门户优势,吸引着全球各类优质资源要素聚集,也具有雄厚基础和天然优势,因此在长三角落户的企业家是很幸福的。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常州项目开工时也表示,“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拥有很多实力超群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宁德时代落户常州溧阳,将有助于公司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更好服务长三角地区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近年来由于电力、人力、运输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锂电产业逐渐开始向青海、宜春、宜宾、遂宁、长沙、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依托锂资源优势、电力、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等有利条件,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上游制造产业梯度转移。


其中,青海和宜春依托其锂矿资源优势,吸引大量锂电产业;重庆依托发达的汽车工业,吸引了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落地;宜宾通过引进宁德时代,进而带动大量的产业链企业入驻;遂宁市依托原材料龙头企业天齐锂业,打造了锂电材料产业集群。


于清教也曾指出,相比于东部城市,动力电池产业逐渐往西部聚集主要在于锂资源、绿电等优势,以及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更适合发展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以及锂电制造产业。


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虽然新能源车本身不会产生碳排放,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动力电池环节,却是碳排放大户。目前,欧洲等地对于碳排放愈发重视,为首的主流国际车企也已经给出工厂碳中和的具体计划。因此,在未来的时间内,全球车企也会优先选择零碳电池工厂,同时,当碳交易机制成熟后,零碳电池也是一种显著的成本优势。


今年4月,宁德时代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宣布,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简而言之,要在2025年将旗下所有电池工厂全部转换为零碳工厂。据悉,宁德时代宜宾基地于2021年成为业内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并已完成2022年碳中和认证;2022年,宁德时代已推进节能项目400余项,累计减碳45万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至26.60%。


据了解,坐落在宜宾的向家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三大水电站,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能够为生产企业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于很多电池企业而言,未来通过供应商绿电考核也更为便利,有助于未来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近两年锂资源价格大幅波动,且海外锂资源开发愈发受限,随着提锂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国内锂矿储量最大的江西以及可以从事盐湖提锂的青海,也成为电池企业以及上游材料企业布局的重点。


据统计,近两年,宜春落户多个百亿以上的投资项目,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欣旺达、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已经先后入驻宜春,让宜春新能源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能够预见的是,未来中西部地区,将凭借自身资源、成本优势,完善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以及锂电制造产业,而东部地区则凭借其发达的工业基础,着力发展锂电研发等技术开发领域,锂电产业的梯度化专业将愈加明显。


04

企业投资愈发谨慎,城市招商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已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而在整个电池产业中,链条式发展特色鲜明,头部电池企业的落户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入驻。


《遂宁市“十四五”锂电产业发展规划》中曾指出,遂宁市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上游锂材料发展相对强势,中游的电池产品集成、下游的终端应用等虽然有企业布局,但缺乏旗舰型、核心型企业引领,缺乏终端场景应用核心技术开发,缺少前沿锂电产品项目储备。


于是,近几年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成为了各地招商的重头戏,尤其是像宁德时代、比亚迪之类的巨头,这一类电池企业落户的价值并不单单局限于该项目的产值,而是它们在整个行业里的影响力以及号召力。另外,随着近几年储能电池的热度越来越高,诸如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等新兴储能企业也开始巨额扩产,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当下中国锂电产业正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行业进入门槛也不断提高。在此之中,产业链企业在满足产能的前提下,国内扩产布局的节奏开始趋于冷静,对于投资环境、产业优势等方面更为重视;而且,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将视线着眼于国际市场,以谋求更大的海外市场,多种要素为国内产业招商引资带来不小的挑战。


从近期政府的招商力度来看,各地对于新能源招商引资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光是类似“锂电之都”、“动力电池之都”的名号就已经有数个城市获评。


就目前而言,想要吸引企业落户布局,已经不单单靠一味强调营商环境、优惠政策,甚至自降身价“求着来”,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招引效果。企业投资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发展,对于自身企业而言在此地布局有何优势,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比如四川的可再生能源、江西青海的锂资源都是如此。


因此,当地政府要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知悉企业发展的短板以及需求,项目落户如何为企业提供最大效益,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战略合作关系,政府为企业发展着想,企业也会为政府介绍相关的优质项目,以商招商,互利共赢。


常州金坛区发改局就曾表示,在遴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时,特别看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企业情况与金坛区产业发展的匹配。


另外,锂电行业对于创新发展更为看重,企业需要新技术、新思路、新产品去开拓更大的市场。像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有着大量高等院校等相关的教育资源与培训机构,也因此可以吸引大量企业将总部以及科研中心放在这些地区。而作为政府,也需为当地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比如科研院所、技术院校,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同时吸引科技型项目入驻。


要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互相较劲、争取项目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不顾自身产业条件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能力,盲目展开竞争,对于城市营商环境的发展并不是有利因素。


电池网在“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与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企业项目落地后,却没有得到洽谈时地区所承诺给到的条件,使得企业对地区丧失追加投资信心,无法安心发展。


同时,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也需要冷静判断企业的发展能力,从公司情况、项目情况、技术、品牌、市场带动性、政府配套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项目研判,避免出现无法按计划落地或本身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发展远低于预期,套取资源、土地,拖累政府财政,导致政府投入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耽误地区发展。


04

结语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国内产业发展格局已经被逐渐改变,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云贵川、山东半岛、内蒙古等地区都在不断吸引新能源项目入驻。各地喊出的“锂电之都”的称号之下,确实有着各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也确实代表着各地政府对于新能源项目招引的迫切。


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5212.0万辆;另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行业的发展也将极大地拉动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EV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211.8GWh和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2.8%。


新能源行业一路向好,在这条产业链上,包含锂资源采选冶、关键材料、电池结构件、智能装备、电池制造、电池应用、循环回收等多个环节。


这场“锂都争夺战”刚刚行至中场,轰轰烈烈,胜负难分。谁能成为下一个获得头部企业青睐的城市?谁又能先成为国内首个新能源产业万亿产值的城市?让我们拭目以待。


640.png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