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江苏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深度阐述:如何打造“新能源之都”和GDP万亿之城?

发布时间:2024-01-07 16:57 标签: 双招双引 优质产业集群 江苏 陈金虎

01当下常州正全力领跑新能源产业赛道,努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常州为什么选择发展新能源产业来“勇挑大梁”?


【陈金虎】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一个战略性、引领性、支柱性产业的拔地而起。实体经济始终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


常州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韧性好、开放程度高,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8%,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新能源领域,常州有着领跑赛道的先发优势,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指数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构建起“发储送用”产业闭环的城市。


发电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储能领域,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输送领域,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享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美誉,变压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应用领域,汇集3400多家配套企业,产业密度位居全国首位,去年新能源整车产销超30万辆。


我们拥有最优质的企业集群,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其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为中国总部;新能源整车北有“梦想”、南有“理想”,更有北汽、上汽、东风等加持;天合光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领航者,万帮新能源是全国最大的民营充电设施运营商,等等。科创动力强劲,建设龙城实验室、中科院长三角物理中心、天目湖储能研究院等研发平台,聚集国创、南德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动力电池领域拥有相关专利数位居全国第一。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常州选择发展新能源产业来“勇挑大梁”,这也是助力全省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抓手,目标实现“两个超万亿”,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加快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02常州如何通过“双招双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陈金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中以常州创新园打造成为开放创新标杆。深度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组织“揭榜挂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


引育高端人才,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先后出台产业“20条”、创新“30条”支持政策,建设人才公寓10万套,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人才公寓3年免费入住、青年驿站3个月免租,让广大青年人才“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全力营造支持最强、服务最优、保障最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培育企业主体,扩大资本市场常州板块。实施独角兽倍增计划,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是最好的转型升级、最好的招商引资、最好的总部经济。加快实施新一轮企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锻造一支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上市企业“联合舰队”。


03常州继续攻坚重大项目招引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


【陈金虎】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冲刺GDP万亿城市的决胜之年。我们必须充分释放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千方百计把“势”转化为“能”,全方位提升产业创新能级、交通枢纽能级、城市载体能级、发展环境能级,答好“万亿之卷”、“高质量之卷”、“未来之卷”。


要坚定不移强产业。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优化项目、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配置,加速提升产业发展“硬实力”。要聚焦提升有效投资和投资强度,继续攻坚重大项目招引,全力稳定外资外贸。加快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要持之以恒抓创新。抢占区域创新制高点,打造代表全省乃至全国水平、参与国际开放合作的区域创新高地。强化“双招双引”,进一步做大高企“蓄水池”,持续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双百行动”。持续深化“龙城英才计划”、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明年完成10万套以上的人才公寓建设。


要全力以赴提能级。要把握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高效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高水平实施“两湖”创新区建设,提速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载体平台建设。要高品质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与“两湖”创新区形成“双心”联动之势。要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标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04常州:2023年我们将迈入GDP万亿之城,怎么干?


【陈金虎】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们顶住了压力、开创了新局、干出了信心。我们在“双统筹”中展现了城市温度,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平稳有序过渡到“保健康、防重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困难,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了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大街小巷烟火气重新升腾,商超餐厅人气渐旺,人员忙了起来、城市动了起来、信心强了起来。我们在“挑大梁”中展现了城市担当,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全力以赴提高贡献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均、领跑苏南,全方位呈现了使命担当和发展责任。我们在“育先机”中展现了城市雄心,改革作楫创新为帆,“两湖”创新区澎湃启航,新能源之都蓬勃成势,“532”发展战略全面起势,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普遍点赞。我们在“防风险”中展现了城市韧性,大力建设公共安全体系,扎实开展“四查一帮扶”走访活动,破解了一批结构性、深层次的难题,处置了一批燃点低、隐患大的风险,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扛起了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当前,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正在加速凸显,今年我们将迈入GDP万亿之城,能级跃升踏上“快车道”,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前景可期、精彩无限!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千帆竞发的态势、千钧负重的责任,我们惟有挺膺担当、勇毅前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团结奋斗向未来,奋力把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图景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努力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团结奋斗向未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提能级、打破发展天花板。城市能级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价值创造力。进入GDP万亿之城,常州经济规模将跃上新量级,能级提升也将迎来窗口期。机遇千载难逢,也稍纵即逝。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一流城市,发挥核心优势、放大比较优势、增创竞争优势,千方百计把不可多得的发展之“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之“能”,坚定不移把城市规划“定位”干成为发展“地位”,淬火成钢、再铸辉煌。要更高水平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老城厢复兴、高铁新城建设、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更高质量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更高效率推进常泰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切实放大“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区位优势,更高标准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加快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全方位提升产业创新能级、交通枢纽能级、城市载体能级、发展环境能级,真正把城市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价值创造力、发展持续力做优做强做特,不仅满足一城一域生产生活之所需,更能辐射周边更多城市、服务更大区域之所需,真正体现城市价值、城市担当!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团结奋斗向未来,我们必须踏石留印抓落实、踔厉奋发勇担当。今天的常州,是创新创业创造的“一片沃土”,是追梦筑梦圆梦的“理想之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更加突出“四敢”导向,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最大限度激发干部、企业家、产业工人、创新创业人才四支队伍以及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干劲、敢闯无人区的冲劲、敢做弄潮儿的拼劲,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好统筹”,更加敏锐地把握政策窗口期,把政策研究透、把握准、运用好,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成发展的“高质量”。要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聚精会神抓重大载体、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奋力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江苏发展、彰显常州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我们坚信,所有机遇都只为奋斗者准备,所有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所有幸福都是在实干中赢得,只要我们坚定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人人皆得所愿的美好未来!



640.png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