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精彩调研:落后地区政府怎么做科技招商?

发布时间:2024-01-17 15:15 标签: 科技招商

前段时间洛阳政研发布的一篇名为《中航锂电改革发展经验对我市发展“风口”产业的启示》在招商圈中引起广泛关注。此次,洛阳市政策研究室前往浙江、广东这两个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调研当地政府如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并用了两个词来描述他们的感受:“大为震撼、大受启发”


通过面对面调研考察学习,不仅深度洞察了两地在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好政策、好做法:


服务好当地民营企业、支持科技创新,政府应该如何做?


编者看完这篇《先行地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对我市的启示》后,深感当地对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视,不仅为洛阳市,更为其他正在产业发展上发力的城市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慧产科技编者按)


01

先行地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的特点和成功模式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先行地区民营企业在上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制胜法宝。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先行地区民营企业扩大优势、走向世界的关键支撑。


调研发现,先行地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总体上呈现出5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嗅觉更敏锐。紧盯行业前沿,特别是能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开创性、颠覆性技术,善于从技术突破中发现商机,及时跟进,抢占先机。


二是研发方向更聚焦。深入研究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并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不断升级改进,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三是投资决策更果敢。企业负责人对研发投入具有绝对自主权,决策周期短,能够抢抓新兴技术产业化应用前的黄金窗口期。


四是资源整合更高效。善于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商协会等平台的科研资源,通过购买专利、招引团队、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等方式引进创新技术。


五是激励机制更灵活。通过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机制,使研发团队在与企业深度绑定的同时,实现个人收入与研发成果市场收益直接挂钩,极大激发创新活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先行地区民营企业牢牢抓住创新这把金钥匙,对标国际龙头企业,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逐渐成长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工信部自2019年开始启动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在全国中小企业中筛选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隐形冠军企业重点培育,截至目前已经分四批评选出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沿海地区甚至超过90%。


工信部通过对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跟踪研究,提炼出民营企业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5种典型模式


一是通过创新深耕细分领域,打造隐形冠军。多见于市场容量大的终端消费品领域。比如,宁波公牛集团二十几年来深耕电器插座行业,将“做不坏的插座”作为公司产品设计理念,组建研发团队对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展持续攻关,投资建设通过国际最具权威性机构认证的安全实验与鉴定实验室,紧盯细分领域开展持续创新,经过二十几年的“修炼”,把小生意做出了大局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导者。


二是通过创新赢得客户认可,准确切入市场。多见于市场竞争格局已形成,主流赛道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比如,江苏恒立油缸公司确立了“以非主流产品切入市场,以高质量赢得用户信赖,逐步向高端主流产品拓展”的发展策略,以冷门小众产品—小型挖掘机(6吨级)压力多路阀为切入口,围绕铸造工艺、研发设计、测试分析、品控管理等核心技术开展研发,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得到市场一致认可后,向高端主流的中大型挖掘机关键配件市场进军,最终成功进入了三一重工、徐工、柳工等龙头企业以及卡特彼勒、日本建机、神钢建机等欧美日系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三是通过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抢占蓝海市场。多见于我国存在技术空白的关键领域。比如,某民营企业为攻克飞机发动机耐高温叶片制造这项“卡脖子”技术,投入大量研发资金,针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吸收了多位国际知名专家,迅速掌握了包括高温合剂运用,镜像凝固精密铸造在内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国外著名公司的供应商。


四是通过与客户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效率。多见于零部件与整车(整机)企业联合创新领域。比如,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与上汽通用公司协同研发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不断提升公司的工艺技术水平,采用精密压铸、真空压铸等先进技术工艺,为整车厂提供铝合金零部件,逐步形成与整车同步开发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万泰公司缩小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产品与外资企业产品在一致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公司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五是按照全产业链,集中推进高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多见于产业配套不太成熟的新兴领域。比如,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属于新兴领域,企业坚持“三全”定位(全高端化定位、全产业化模式、全系列化产品),打造“碳纤维—织物—预浸料—树脂—设计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累计投入数亿元开展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最终成为行业内国内唯一拥有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树脂、预浸料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企业。

02

先行地区政府支持民营企业

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支持民营企业以“专精特新”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引导民营企业专注主业、深耕行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一是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注重结合地方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比如江苏省出台《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将大力实施创新能级提升工程、协作配套强链工程等“八大工程”,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建立首席技术专家制度,引进具有引领性、原创性、突破性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等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开展科技创新。


二是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全面梳理优质民营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通过开展精准画像、分类施策,推动培育梯队不断壮大。比如,广东运用大数据分析判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远、中、近期挂牌上市的成熟度以及市场定位和要求等,制作企业画像和企业标签,按照“潜在拟挂牌上市企业”、“重点拟挂牌上市企业”、“优先支持拟挂牌上市企业”等不同成熟度层次,实施靶向培育。


三是打造推动优质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比如,深圳市宝安区创新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集群计划,全面梳理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清单,对位于同一产业链的专精特新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推动就近集中入园发展。对于单个园区空间不足、难以容纳同一产业链内多家企业的情况,宝安按照地理临近原则,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到临近园区,促进形成“1+1>2”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建成全国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


(二)支持民营企业与链主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紧盯产业链关键环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等手段推动融链固链,构建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比如,广东省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清远等地举办“大手拉小手”暨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活动,融入产业链、创新链、智能制造、融资租赁、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内容,推动大中小企业建立联合开发、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创新机制,促成华为、广汽、美的等6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间达成联合创新合作意向合作。


南京市引导台积电、华天科技、长晶科技等龙头企业发挥规模和技术优势,吸引和聚集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同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链,打造园区产业集聚“平台+技术”“专家+管家”的服务品牌,构建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民营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三)支持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帮助民营企业嫁接创新资源。先行地区注重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建设“科创飞地”、引进产业运营商等新形式集聚创新资源,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有效支持。


比如,深圳市鼓励产业园区运营主体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园,支持厚德联行、星河控股等产业运营商通过产城融投的平台化运营补链、强链,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产业发展、股权投资等专业化、市场化、定制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推动园区内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孵化。


台州市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新思路,建立“科创飞地”,采用“台州注册+飞地办公”模式,实现科创资源引进,促进创新跨区域协同。


比如临海市(台州下属县级市)联合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在上海闵行区共建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技创新园,联动上海、墨尔本、临海三大基地,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创新研发—国际人才引育—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的全球创业生态链条,有效解决临海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材料测试、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全市累计建设长三角“科创飞地”11个,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四)举办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为民营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信息互通、资源互补的专题活动,帮助民营企业了解行业前沿发展趋势、展示自身创新成果,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比如,深圳市定期举办高规格创新创业大赛,发掘优秀民营企业的创新项目,破解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难题。以去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大赛瞄准深圳市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七大行业重点产业集群和突破方向征集到1768个优质创新项目参赛。同时,为了借助大赛破解深圳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难题,大赛还联合本地龙头企业设置了“工业软件设计”“半导体技术研发”两个悬赏赛课题,在精准延揽“高精尖缺”项目及人才的同时,营造了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广东省定期举办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为电池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用户端买家搭建起供需采购与技术交流平台,展会除邀请国际国内一流电池产品、装备、材料厂商参展之外,还吸引到大批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政府、协会、科研院所、高校、投融资机构到会展示技术、洽谈合作,目前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行业内参展电池企业(电芯/集成/储能系统)品牌数量最多、应用端专业观众与国外采购商参与度最高的专业展,被誉为电池行业的广交会。


(五)支持民营企业规范化建设,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民营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抓手,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台州率先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股权激励机制,出台《台州市上市公司技术工人股权激励改革方案》,按照“政府鼓励、企业申报、试点先行”的原则,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对技术工人股权激励力度,使更多技术工人从“打工者”变为“合伙人”。


温州市出台《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随后下辖多个县市出台配套政策,对股改企业因激励员工而发生股权转让的按股权转让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常州市设立首家地级市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启专利快速审查通道,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大幅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专利申请735件、授权专利 256件,参与调解专利侵权纠纷221件,处理涉嫌假冒专利案件185件。

03

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技术、人才、资金是制约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三座大山。从我市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占比较大,民营企业创新的要素保障和发展空间长期受到挤压,创新活力不足,乘数效应发挥不充分。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是先行地区对创新要素资源的虹吸效应。先行地区依托上一轮区域竞争中的资本积累,形成了对各类要素资源强大的集聚优势,对包括我市在内的内陆城市产生明显虹吸效应,加剧了我市民营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面临的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困境。同时,周边区域内面临郑州、西安两个强省会的辐射,也客观上影响了我市对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


二是大中小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不足。与先行地区相比,我市产业链条偏短,产业集群化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带动力有限。


三是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有限。目前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牵头单位多为国有企业,在创新方向、项目申报上拥有绝对话语权,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获得支持极为有限。四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些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前期调研不够,没有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导致门槛过高,造成一些本应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红利难以落实,存在“隐形门”。部分惠企政策资金打折拨付或延期拨付成为常态,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除了外部原因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遇到的困难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些民营企业对市场判断不准,研发方向不符合市场需求,真金白银投入后得不到市场回报。


一些民营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初代产品技术来源于大院大所,产业化遇到天花板后缺乏通过持续创新切换赛道的能力,被迫走上抄袭模仿的路线,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局面。


一些民营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技术骨干的激励措施不够,人才团队流失使企业陷入极大被动。


一些民营企业互相之间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长期内耗。


一些民营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但股权结构不科学,在代际传承过程中面临风险。

04

工作建议


(一)要积极系统全面学习先行地区在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做法。先行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地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的思路清晰、举措得力。考察发现,江苏的产业研究院建设模式、广东的大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融通创新模式、宁波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模式运作机制成熟,政策体系完善,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起到了有力支撑,值得我市认真学习借鉴。


建议:一是市科技局、工信局赴相关地区开展专题考察,与对口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入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经验做法,为我市相关工作提供指导。二是市工商联、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组织我市商协会负责人与深圳、东莞、宁波等城市商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提升我市商协会建设水平,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发的培育力度。专精特新企业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国家多个部委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占全省11.8%,与我市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体量极不匹配。同时,我市专精特新企业还存在的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企业数量少、精细化管理水平低、发明专利少等核心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支持举措,有针对地抓好培育。


建议:一是将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成长性企业培育统筹推进,发挥好洛阳市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市、县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二是实施标准补短工程。参照珠海市做法,由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各领域标准化专家赴专精特新企业讲解有关政策法规,分享标准化工作经验、路径及成果,倾听企业遇到的有关标准质量等诉求,现场研判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做”标准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运用标准化理念方法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三)大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去年5月,工信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要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为着力点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今年4月,工信部启动2023年度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技术攻坚、创新成果的合力。


建议:一是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携手行动”具体内容,找准政策机遇,推动我市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鼓励引导我市龙头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构建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关系。二是认真学习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专项行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与大企业高效对接、协同发展,把产业链断点、堵点变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共性技术赋能支持,构建国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设备共享、产能共享、技术共享等模式,形成融合的数字化创新产业群产业链;加强产业链价值链各环节市场信息和市场准入渠道的畅通,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研发互动,创造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和分工的机会。


(四)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高地,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提供有力保护。


建议: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宣传报道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典型案例。二是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分级分类培养工作体系,面向民营企业加强企业高管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培养和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懂管理、懂经营、懂业务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三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大《洛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洛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和风险补偿实施办法》的宣讲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四是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员队伍,选派专员服务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强化对创新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重点对象的维权援助服务。


本账号秉持“尊重知识,尊重原创”理念,本公众号所发布的相关内容,如需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640.png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