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随着全国和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火热高频词。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正迎来中央到地方的部署,多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浙江、四川、河南、海南、吉林、陕西6省省委书记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论述供参考。
01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现代化先行的基本路径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是人才驱动,改革攻坚就要激发人的敢闯敢试敢创的勇气和活力,开放提升首先要更深层次地推进人才的对内对外开放。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人才作为强省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持续释放各类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展现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的新气象。
02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持续用力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求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指明了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四川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提质倍增行动,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要紧扣国家所需、立足四川所能,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不动摇,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商业航天、先进核能、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赋能,不断巩固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03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全国两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关键要抓落实、务实干、见成效。 一要以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回升向好,质量并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大力稳外资、稳外贸,确保吉林全面振兴稳住上升期、稳在快车道。 二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扣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布局新质产业链,利用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要以创新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充分发挥省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创新主力军和策源地作用,积极引进省外院所企业先进技术与项目,深化全链条部署、全周期协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建设,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四要以深化改革为全面振兴蓄势赋能,继续坚持“放”“活”并举,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锲而不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纵深推进“五个合作”,吸引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企快涌入。 五要以现代化大农业夯实“三农”根基,树牢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年度任务落地,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要以绿色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认真抓好污染防治,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体系绿色转型。 七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高品质生活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履行保基本、兜底线职责,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要以底线思维守牢安全发展屏障,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一域之稳”保障“全局之安”。
04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海南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立足海南实际,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和气候温度、地理纬度、海洋深度、绿色生态“三度一色”等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深化“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利用好海南的气候温度优势,大力发展南繁种业,努力“向种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海南地处热带,气温高,光照充足,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中超70%都经过南繁培育,适合发展育种、生物制造等产业。目前,集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种业创新企业有2800家,涉南繁种业经营主体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新征程上,海南将加快建设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等育种产业,助力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 利用好海南的海洋深度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努力“向海图强”。海南姓“海”,受权管辖海洋面积全国最大,而且全国绝大部分深海都在海南,发展深海科技和海洋产业优势明显。目前,海南已经聚集海洋产业类企业约1000家,一批重大深海装备在海南落地和运行。新征程上,海南将积极发展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装备制造、深远海养殖、海洋医药等新兴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利用好海南的地理纬度优势,加快发展航天航空产业,努力“向天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海南靠近赤道,地理纬度低,而且四面环海,运输便利,航天发射成本低,安全性好,适合发展航天产业特别是商业航天产业。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建设,全国唯一、民建民用的商业航天一号发射工位已建成。新征程上,海南将加快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确保商业航天发射场如期首发,大力发展火箭产业链、卫星产业链、数据产业链和“航天+”产业,为航天强国贡献海南力量。 利用好海南的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向绿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在发展海上风电等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海南深入打造“清洁能源岛”,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7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50%、全国第一,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二;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特种车项目落地建设,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氢能制储用产业链加快布局。在新征程上,海南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两山”转化优等生。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光伏、电力储能、智能电网等绿色产业,统筹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产业链,提升海南产品绿色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双碳”工作,谋划建设一批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示范项目。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和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争取碳汇、碳减排国际话语权上作出海南贡献。 利用好海南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政策和开放优势,做强做优自贸港数字经济,努力“向数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海南自由贸易港拥有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政策优势。目前,海南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竣工,中国移动海南—香港海缆建成投用;“游戏出海”试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已超1000亿元。新征程上,海南将着力完善5G、绿色算力、国际通信海缆等数字基础设施,丰富“游戏出海”、卫星数据等应用场景,探索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05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后两年,是我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是将要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也是决定我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窗口期。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不断以创新之力催生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突破点、新动能的生长点,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扛稳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巩固拓展“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省科学院、环省医学科学院、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创新生态圈。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创新联合体全覆盖,依托智慧岛体系完善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加快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和第二梯队创建,积极争取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二是突出换道领跑,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既做“有心栽花花要开”的事,也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在多点发力中跨越赶超。特别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补“芯”、软件产业铸“魂”,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运用,集中力量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精密测量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抓住重点发力,推动先进基础材料提质发展、关键战略材料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加强高端仪器设备研制与产业化,培育类脑和仿真机器人细分赛道研发优势和产业高点,打造氢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注重数智赋能,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东数西算”,打造算力高地。做强数字核心产业,一体推进补芯、引屏、固网、强端,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拓展“人工智能+”、“5G+”等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式。以开展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为契机,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先进环保装备、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 五是坚定深化改革,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体制。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机制,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走深走实,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制度型开放,以一流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06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迭代升级科技创新这个“强引擎”。陕西因科教而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也必将因科教而进。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努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着眼增强创新策源功能,高位推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强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陕西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重要支撑的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和中长期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夯实科技创新之基。着眼提升创新攻坚效能,梳理建立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焕新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卡脖子”技术攻关型“四张需求清单”,靶向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分类实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路径。着眼激发创新活力潜能,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优化提升一批研发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全面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协同创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坚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筑牢实体经济这个“硬支撑”。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新产业生成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我们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总牵引,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努力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有色、冶金、食品、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迁移。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向集群化迈进。大抓链式创新、链式招商、链式服务,聚焦终端消费品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智能电力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争取更多优势产业步入国家级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聚力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为关键推动未来产业向制高点跃进。更加注重以前沿技术创新催生未来产业、以硬科技交叉创新衍生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突破再生未来产业,聚焦光子、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生态这个“软实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近年来,陕西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试点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推动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全链条加速,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均超过30%。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好协同起来,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对握起来,才更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以“秦创原”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推广“校招共用”模式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池”,以建立“预算总额+负面清单”经费管理机制调动科研主体积极性,以健全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创新生态。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