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靠以税招商?可以“洗洗睡”了

发布时间:2024-07-15 15:56 标签: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不用说,当然是税收的优惠和减免。通常所说的“亲情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啥的,都不如这个方式来的直接,来的管用。

 

  以税招商,通常被表述为“五免三减半”、“三免三减半”。作为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内容就是在一定期限内,前五年或三年免征招商项目的相关税收,后三年减半征收相关税收。

  

  具体实践中,这一方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有不同的应用和具体条款。比如,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就曾规定,新注册公司享受五年内企业所得税全免(税率为25%),五年后地方留存的40%(企业所得税中央和地方按60%:40%分成)以“以奖代免”的方式返还给企业,等于是地方留存部分五年内全免。


2023年6月26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的《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就披露了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以税招商”问题。报告指出,审计署重点审计了2022年度18省、36个市县共54个地区的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并就共性问题延伸了其他地区,发现55个地区违规或变相返还税收或土地出让金等225.08亿元。

 

今年以来,审计、税务等部门已明确提出严查招商引资中的违规返税问题。年初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六方面审计工作,其中第二项工作内容包括:深入揭示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中违规出台“小政策”、形成“税收洼地”等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返税乱象,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建议,开展税收征管审计。

 

近期上海市一份名为《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的内部文件也表明“以税招商”走到了尽头。文件第一条就是“全面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及具体操作指引”,要求全面清退“以引税提成比例为收益的招商中介、以垒高规模的方式专区扶持资金差价的招商”。

 

不但上海开始清理,江西、浙江、山西等地也都发文清理与税收收入挂钩的财政返还政策。对于已享受财政返还政策的企业,要“回头看”审查已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的合法性,分析适用风险,及时调整业务模式;而拟适用财政返还的企业,应当关注政策的合法性及过往政策的稳定性,评估政策的可行性与兑付风险,综合考虑是否适用。

 

 从网上公布的案例来看,一些地方的企业已经开始被规范曾经的“以税招商”行为。上市公司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发布《关于退回政府补助的公告》显示,2023年该公司获得两笔总计2400万元来自宿迁高新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拨付的奖励资金。近日,公司收到宿迁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退回奖励通知书》,因不符合相关政策,为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公司应将上述两笔奖励资金汇入其指定账户。

 

      对于以后的税收规范问题,8月1日起即将开始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做出了明确规定,“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1)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

(2)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3)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

(4)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靠“以税招商”的路,彻底封死。

 

     不靠税收优惠、财政奖励招商,那靠什么?广州市近日的做法或许给出了思路。

 

广州日前公布了《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对外称“招商引资20条”,从重构招商体系、强化招商统筹、创新招商模式、突显招商优势、加强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

 

其中:在招商引资模式创新上,要打造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引新模式,按照“制定产业规划—打造产业园区—出台产业政策—配套产业资金—实施产业招商”的全链路路径,结合产业基础、细分赛道、承接区及特色园区,逐个产业为项目落地制订专业化服务方案。

 

不但广州在转变招商方式,江苏等地也已经不再依赖于土地、厂房免费,税收优惠补贴这些基本同质化的招商方法,而更多地靠“生态+资本”的全新招商组合。在江苏省政府近日召开的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暨首批产业专项基金组建新闻发布会上,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扬州等7个设区市分别发布了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到500亿元,定位为“耐心资本”,主要吸引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合作,设立一系列产业子基金,构成“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的三层基金架构。

 

省级母基金与每个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色产业体系以及精准产业招商体系紧密关联。比如,生物医药(无锡)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40亿元,将投向创新药、高端原料药、中药、细胞基因治疗等药物、医疗器械、医疗支持性产业、消费医疗以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等领域。生物医药(苏州)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60亿元,重点投资创新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合成生物学等领域。


“以税招商”的老套路谢幕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的新模式走到了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