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潜力,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推广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高质量的市场环境支撑。
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招商工作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经济之间“竞争锦标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但也带来了市场分割、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不仅用足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而且制定了很多当地的产业优惠政策,倾力打造政策高地吸引国内外资本。这是行政区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尽管在国家不断加强管理以后,很多不合理的优惠政策被纠正,但仍然存在很多“隐性”的特殊优惠。
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在许多地方都是“一把手”工程,河南省更是提出了“项目为王”的理念,各地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即各地出台的互不相同的招商引资政策,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难免会不同程度地相互冲击,从而产生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如对外地商品设置歧视性价格、收费、补贴等标准或政策;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等。
近年来,少数地方出于发展经济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迫切心态,热衷于“拍脑袋”“拼优惠”,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地成熟企业搬迁入驻,资金、土地、补贴等都能提供,如果企业能够落户,还可以申请“一事一议”,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困扰和诱惑,但短期优惠政策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未必能打动那些目光长远的优质企业。
与此相反,注重眼前利益的企业对此趋之若鹜,更有甚者,以“投资”名义套取政府的各类补贴,一方想“摘果子”,一方想“揩油”,招商因此成为“招伤”。“粗放型招商”大行其道,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恶性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地区的招商政策仍然带有强烈的地方保护色彩,更看重的是短期的数字繁荣,而不是长期的产业发展。
针对招商引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要求,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防止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行为,以优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打通因为行政区划形成的物理上、制度上、市场上的各条“断头路”,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背景,“粗放型招商”转向“专业化招商”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招商工作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儿”,也是一种“体力活儿”——招商人员必须摸清行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真实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为落户企业梳理投资方案,增强区域经济的平衡性、行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而实现地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二、菏泽市招商引资工作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劣势及困难
(一)菏泽科教文卫基础薄弱,难以招引人才
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处于山东的边缘地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由于历史原因,菏泽底子薄,基础差,工业相对落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菏泽一不是东部沿海地区,二不是国家关注的中西部地区,也不是国家、
省的战略发展重点地区,缺乏国家、省政策、项目及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尽管菏泽市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才资源却极为匮乏。这种状况造成人口大市与人才弱市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比发达地区,菏泽在人才创业环境、配套服务、融资补贴、创投奖励、人才奖励、活动开展、平台服务等方面均无多大优势,不能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很多地区开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引进人才解决居留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在省市大城市,居留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涉及到许多优质资源,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菏泽,与发达地区相比,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与发达地区,工资福利等存在较高的不满意。不仅如此,工作环境而言,其办公设备简陋、场所和经费等都十分有限, 菏泽目前没有高端院校、没有重点实验室,科研投入较少而无法继续深入研究,影响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缺乏平台是最大的瓶颈,没有平台,人聚不住。同时资金支持力度不大,不能保证各类高级人才必须的生活和物质保障,增加了他们情绪的不满,进而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更加减少了对外来高级人才的吸引能力,而相关引进单位可以协调利用的资源不多,拿不出多少优质资源来吸引高端人才安家落户。
(二)制度不完善,政策环境欠优
近几年,菏泽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文件和优惠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职能部门过分强调有关规定,不认真执行上级政府扶持产业的有关政策,甚至个别职能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收费多,服务少,造成了政策棚架现象,影响了产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而言,制定的政策多与税收挂钩,而这些政策与统一大市场新要求存在相悖问题,菏泽市早前组建的生物医药政府引导基金“菏泽市鲁西现代产业投资母基金”,现已参与组建4支子基金,引入落地项目2个,4支子基金规模达到12.6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827亿元,实现撬动基金杠杆2.33倍,虽基金运行中存在基金筹集困难等诸多问题,但实践结果是行之有效的,而对我市其他产业而言,仍缺少专款专用的政府引导和奖励基金,不符合新形势下发展。
就人才引进,虽相继研究制定了《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菏泽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八条意见》等配套政策,通过政策的实施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连续性、专业性以及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近几年,北京、上海、郑州、海南、金华等地相继出台《北京市西城区关于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海关于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金华市金融支持人才发展十二条举措》等专业化人才建设政策。就上海浦东新区,其人才政策体系覆盖科技、金融、法律、航运、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以此来更好地集聚和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同时还搭建了由金融局、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共同组建的联合服务专班,持续优化金融人才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金融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同时持续打造精彩缤纷系列人才服务品牌,对重点金融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健康医疗、住房、出入境、海外人才永居等方面提供组团式、一站式的服务。相比之下,我市人才吸引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各项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致使本地人才盘不活、留不住、不回来,外地人才难引进。
(三)只招商不养商,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打造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是搞好招商引资的必然要求。政府全员招商在全国范围内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只招商不养商,会直接导致产业投资人的信任危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往往干预企业做一些企业不愿意干的事情;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愿意配合政府某些方面的政治“作秀”,容易与地方政府发生冲突。二是在服务中缺乏诚信,一个地区,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往往对投资者有许多承诺和优惠措施,但企业一旦落地,许多承诺都无法兑现,例如有些企业土地证多年不予办理,管理方也不给予合理的解释,造成投资者心灰意冷,不愿继续投资,甚至会撤资。三是存在新官不理旧账、“一任官员一套规划”,新老企业政策区别对待现象,有些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甫一上任就上马自己招商或负责联系的项目,但对“旧官”招商或负责的项目重视不足甚至打入“冷宫”,如此做法很可能让一些投资巨大的工程无疾而终,让民营企业苦心经营的生意半途而废,从而进一步破坏当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不愿到当地投资。
(四)资源禀赋优势发挥不彻底
长期以来,由于菏泽市地处四省交界处,远离省城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多以农副产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重,工业基础薄弱,资源与环境包容度接近“底线”,产业发展约束多。为打破陈旧产业形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围绕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这一课题,菏泽提出并决心打造“231”产业体系,即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由“粗老笨重”向“高精特新”转变,从而推动菏泽牡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电商产业正异军突起。
经过历年发展,牡丹产业虽已取得不俗成绩,“富贵之花”变为“富民之花”“产业之花”。但目前菏泽牡丹的生产仍采用较为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缺少知名品牌和商标意识,很难做到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生产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营上,落后的经营方式制约着牡丹产业的优化和扩大,同时,生产者之间盲目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也大大消耗了自身的内在实力,也严重影响了菏泽牡丹商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另外,已有的商品牡丹生产、销售没有统一的等级标准规范,造成了规格、质量、包装、概念不一致,不符合市场规律,不能满足牡丹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国际化竞争的现实需要。另外牡丹产品的全方位开发及其附加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如牡丹切花尚未规模开发,与牡丹产品相配套的牡丹专用肥、药及专用器皿、机械的开发还有很大潜力等等。再如以牡丹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产业、商贸物流业、旅游服务业等主导性产业,但是很多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并没有形成整体的产业链,在前后链 接上存在衔接问题,科技技术水平较低,对经济发展贡献不足。
就菏泽电商产业,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菏泽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县域,曹县“闷声干大事”,在政府组织引领下,当地群众开展电商创业,从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以电商创业就业为核心,以电商平台与服务型政府双向赋能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振兴、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曹县“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为菏泽探索产业引领之路提供了有利契机,形成了立足菏泽、辐射全国的“网红经济效应”。但电子商务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就目前菏泽市来说,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知识又有开发创新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人才相当缺乏,众多创业者对电商的认识不足,对其应用仅限于开店初期发布信息,顾客交流、接单发货等基础流程,缺少对电商整体的投入和管理,导致总体销售额不大,物流配送成本较高,所得利润大多被平台抽取。
(五)政府公职人员专业招商能力匮乏
招商引资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招商人员不但要熟悉经济形势、产业导向、行业规划、优惠政策等,还要有谈判策略、技巧。但目前多数招商人员其所学专业和之前从事的工作与招商都没有太大关系,很多人是半路出家,经验明显的不足,招商人员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进入岗位后,相关部门对于招商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够重视,相关法律、经济形势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等方面缺乏欠缺,而招商谈判的策略和技巧明显不足,最终影响到招商成效。另外目前很多园区或者招商部门,没有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造成高层次管理人才、蓝领技工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虽然充满服务热情,但却不能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使投资商对服务能力感到不尽如人意。
三、促进菏泽市招商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区域壁垒,构建统一的市场运行规则
主动打破区域壁垒,建设统一市场。区域壁垒是地 方政府部门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甚至为了保护地方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在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的表现。在区域壁垒模式下,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实行地方封锁,省(区、市、县)境内资源不得与境外单位共同开发,境外商品不得流入境内,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打破这种经济体制.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取消各种妨碍区域协作的地方性政策,取消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壁垒和歧视性规定,构建有利于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市场。可以协同周边省市建立区域协调委员会或经济组织,就区域可能涉及的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问题进行定期研究、协商,制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行为规则。各地方政府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违反者与投机取巧者必须予以有力的惩罚。区域协调委员会应从全局出发,制订科学的区域发 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尤其对于跨区域的交通建设、能源开发、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重要领域,应制订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各地政府按规划要求实施,使该区域的产业结构更合理。经济协调发展更高效,最终逐步形成统一、 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大市场集团经济。
(二)找准定位优势,打造最优生产基地
充分履行招商引资主体责任,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打造引领发展新引擎。昆山在产业链招商方面,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里面一千多个主要零部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招商,持之以恒,招来的企业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同时产业链越拉越长,形成了庞大的IT产业集群。产业链招商,让昆山市招商引资站到了很高的层次,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产生了令人羡慕的“葡萄串”效应。
我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好自身产业定位,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发展路子,突出自己在粮棉林畜、牡丹花卉、石油、煤炭、劳动力的产业优势, 进行基础产业的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避开同发达地区的直接竞争,搞错位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并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成片、相对集中”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体系,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和气候条件,打造“生物医药”“牡丹产业”“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基地,并通过构建股权投资基金,利用菏泽天然大市场,完成投文号、落生产、落品牌等链式招引,为菏泽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紧盯发达地区制度建设,解放思想,学以致用
一个地方如果人才环境不好,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再好的“硬件”、再多的项目、再大的投入,都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优化招商环境,要重在创新人才机制,要借鉴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的做法,创新有利于菏泽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分门别类制定出定向人才培养规划;创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才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采用适合菏泽特点的“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柔性聚才方式,对于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实行定向政策或“一人一策”。
提供众创、众筹等支持平台,对大学生创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并实行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支持城毕业大中专学生就近进行创业,吸引成功人士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并为其建立返乡创业服务站、返乡创业园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设“筑巢引凤”工程,大力推进“归雁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种创业主体的大力创业。疏通影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创造公平、开放、透明的人才市场环境,以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完善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吸引人才流向基层一线和企业。鼓励企业敢于使用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把人才配置到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使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同时,要改变过去那种直接在税收、能源、土地成本上优惠的“粗放型招商”,引入市场化招商机构,搭平台、借“外脑”,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渠道、信息和经验优势,使政府逐渐从“主导招商”转向“引导招商”,拓宽招商发展空间,从而实现由“粗放型招商”向“专业化招商”的转变。
(四)打造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
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怕竞争,就怕不公平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实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然而现实中,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所面临的问题,反映较为强烈和集中的主要在市场准入、贷款、招投标参与、产权保护执法等方面,未能尽如人意。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然会遭遇“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之类的隐形门槛,政府采购、市政工程、招投标项目等对民营企业的资质、规模、经验和实力要求较高,中小民营企业往往难以进入,新老企业被区别对待,老牌企业地位无法体现。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应沦为一句空话。必须破解各种影响公平竞争的壁垒,营造客观包容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和法治环境,做到登记注册平等、税收管理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公职人员要克服责任意识不强和工作畏难情绪,强有力地保障企业运营。在招商引资工作实践中,企业落地运营的问题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土地供给和拆迁的问题,二是优惠政策不能全部兑现。建议项目所在地主管领导既要把握机遇、也要换位思考,提升服务、勇于担当。不要一出现问题就 “等待、拖延、观望”,这样的工作作风会严重影响当地招商引资的形象和经济发展。对于签约时的特殊优惠政策不能全部兑现,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投资商的工作,讲清国家对土地和资源、财政和税收现阶段的政策和要求,让投资商宽心、放心。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变通补偿或奖励方式,以设立专项政府奖励基金等方式,达到互惠双赢的目的,以政府诚信取信于投资商。
(四)鼓励公职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强化招商人员培训,打造专业化招商人才队伍。
招商引资,招商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惠普打印机项目在威海落地生根,结出硕果,这是专业化招商的成功案例。这充分说明,在引资引智的激烈竞争中,专业化的政府服务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按照产业链,高质量做好“双招双引”,就必须让学这一行、懂这一行的专业干部大显身手。专业的队伍才能着眼全行业的国际国内布局,精准引来这一产业最急需的要素,从而实现引来一个企业,形成一个集群。
要积极强化招商人员培训、打造一流招商队伍。同时还要有效的完善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此来进一步的强化人才支撑。应积极出台更加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激励政策,形成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育发展环境。针对人才激励政策,其重点一是高度重视招商人员工作付出与业绩和奖励的挂钩。二是定期举办招商业务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选派优秀人员走出去,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借鉴,以更快地提升招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三是鼓励公职人员考取基金、经济、注会等各类专业证书资格,并力争让其享受与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同等政策,一视同仁,创造积极性。三是专门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以博士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推动高层次的人才组织建设,吸引产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产业工作者,推动向招商工作转化。聘请南方发达地区一些熟悉招商以及园区建设运营的管理者、招商人员,包括退休人员,担任园区顾问或招商大使,帮助运作园区、诊断问题、开展招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