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近期,各地方政府正密集学习并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与之配套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行政法规均对清理“小政策”和“税收洼地”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提出史上最严格的要求,地方招商引资政策和制度将迎来重大变化。
之前地方之间招商竞争的逻辑是:卷税收优惠、租金减免、地价补贴。几张牌出完,感兴趣的企业自然会来,如果这家企业比较优质,还可以加码。
8月1日后,税返被严厉叫停,地方政府该拿出什么东西来吸引企业呢?
换句话说,未来的地方招商淘汰赛,将以什么规则进行?
编者认为,看看合肥是怎么做的,拿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基本就可以预见未来地方政府招商的变化。
合肥崛起的“操盘手”
回顾合肥的崛起,不禁感叹:2008年时任合肥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是真正的有智慧,或者可以说,时任合肥市委书记的孙金龙(现任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是真正的有智慧。
来看看当时孙金龙抓到的是什么牌:
2004年的合肥,经济总量仅有589.7亿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人口不到200万但违法建筑面积高达1750万平方米。
孙金龙2005年到任合肥书记后,开干三件大事:拆违、建设、招商。
那一年是合肥立市的第56年,孙金龙刚43岁。一个人和一座城命运的齿轮在那一年开始转动。
拆违
仅仅3个月时间,合肥就拆违900多万平方米,拆违是个硬骨头,那就先把嘴硬的啃下来,从安徽省委、驻皖武警部队、合肥市委办公厅开始拆,先拿“权力机关”开刀。
这些大动作的背后,是孙金龙心中的宏伟蓝图:孙金龙说:“省会城市不应该是小城镇,不应该是县城,就应该是大城市。”
他给合肥的定位是“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区域性特大城市”,于是继“铁腕”拆违之后,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开始了。
建设
2006年,合肥财政收入160多亿,三年多的时间集中完成780多项城市建设工程,累计投入580多亿。
招商
该拆的拆了,该建的也建了,孙金龙开始谋划第三件事:大干招商。
孙金龙的原话是:“发展的问题,说来说去,还是要搞工业”。
要搞工业,自己没有基础,怎么办?
对外,组织450多支招商小分队,在全国20多个城市驻点,甚至让自己的秘书担任市委办招商小组组长,很多招商的项目都是按照十年的周期算政府投入和回报的盈亏平衡。
对内,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推动“效能革命”,招投标模式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006年,仅效能革命一项就有200多名干部被问责处理。
招商小分队成立第一年就落户982个项目,其中包括格力、美菱、长虹、TCL等,这些项目在其它城市查验申报需要100多个工作日,在合肥最多需要8个工作日。
到2008年,合肥空调产量全国第三,洗衣机产量第二,冰箱产量第一,合肥在三年的时间内,变身成了国内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
但是,孙金龙没有满足。
“豪赌”
2008年金融危机,液晶面板厂商京东方在全年亏损8亿的背景下仍开始谋划建设中国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线—6代线,以应对不断扩大的液晶电视市场。
建设一条6代线至少需要175亿元的资金,但是已经连续亏损的京东方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找到一个地方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孙金龙在危机中嗅到了真正的机会,他认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液晶显示面板,向京东方伸出了橄榄枝,无论其他地方给出京东方提供什么条件,合肥也都会跟着提供,甚至“加价”,合肥愿意为这个项目提供超过100亿的资金。
后来双方初步敲定,京东方筹资60亿,60亿通过银行贷款,最后的钱由合肥市政府拿。但京东方最终仅通过增发募集到20亿元。关键时刻孙金龙拍板,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做成这件事。
据统计,这次合作合肥实际支出的价格在150亿元以上,超过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为了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行,合肥甚至还暂停建设中的地铁项目,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在“大招商”的过程中,“豪赌”京东方的故事更是给合肥带来了“赌城”的称号。
2011年,孙金龙离任合肥,但合肥基金招商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6年,合肥产投与兆易创新合作启动总投资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为国家在该领域打开全新局面。
2020年,合肥建投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随着比亚迪、大众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一座“新能源汽车之都”正在崛起。
基金招商:新牌桌的“入场券”
过往十来年,别的政府也在大拆大建,也在大干招商,唯一不同的是,合肥知道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
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未来地方政府如何竞赛的逻辑已经变了,合肥已经为各地政府探出了一条路:
形成“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投资模式。用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
未来十来年,哪个地方政府能把基金招商玩明白,哪个地方政府就一定能在淘汰赛中活下来,而且会像合肥一样,越走越顺。
想打好基金招商这张牌,人才越来越重要。
例如,在“造芯潮”中,各地投资建厂热情高涨,但也有一批项目停摆“烂尾”,个别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甚至达到千亿级别。
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合肥市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卓曾讲过一个案例:
几年前建投集团接洽一个引进项目,对方一直在合肥和另一城市间犹豫。“我问对方老板,‘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之间谈项目谈得很细,怎么投、投多少、投完怎么办,甚至怎么运作,很多问题争论得很激烈。那个城市有没有这样?’对方说那边态度很好,但没有拿出很详细的投资方案协议,说是‘合肥给N个政策,我就给你‘N+1’。”最终该项目选择落地合肥。
为什么,对方城市已经喊出“N+1”却并不奏效?
就是因为这家企业不是想靠短期套取政策的“候鸟型企业”,而是愿意跟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合伙人”。
进一步想,如果地方政府不抓紧发展基金招商技能,未来接触优质企业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何谈产业链?
方向有了,未来该怎么干?
说到底还是人,合肥招商局副局长曾言“局里的所有干部,或是挂职来的,都要干一件事,研究透彻一个产业。”“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什么都要学。招商干部追求的是,做到‘外行看起来你是内行,内行看起来你不外行’。”
如果想继续留在牌桌上,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牌,淘汰赛中,一定会有几个新黑马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