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我国省级开发区现状问题、升级趋势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4-07-19 10:07 标签: 招商引资 开发区发展

一、省级开发区发展现状


1984年上海星火工业园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省级开发区发展的序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省级开发区的数量也一路上升。截止2024年,我国省级开发区总数为2260个,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起步发展、稳定扩张、快速提升、转型升级四个阶段。


区域分布。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河南省、山东省总量超过150个,河北紧随其后,处于规模数量的第一梯队;四川、湖南、内蒙古、江苏、广东、浙江安徽等省(自治区)数量均超过100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及宁夏、青海、西藏、海南等省(自治区)开发区数量在50个以下。从覆盖率上来看,全国约96%的地市级行政区有省级开发区,67%的区县级行政区有省级开发区。


分类情况。按照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于开发区的分类标准,并参考省级开发区的现状,将省级开发区划分为高新区、经开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其他开发区5类,从分类结果看,省级高新区占比较少,经开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是省级开发区的主体。


产业偏好。省级开发区是地方产业发展,尤其是区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产业发展偏好看,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目前省级开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偏好逐步显现。


二、省级开发区面临主要问题


一是规范发展不足。全国范围内省级开发区数量众多,从地级市覆盖率达到96%来看,呈现出“雨露均沾”的布局态势。但是,省级开发区在设立、调区、扩区、更名、升级等方面的规范性仍存在不足,仍有一部分省级开发区未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


二是产业能级不高。省级开发区以发展传统制造为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些产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饱和等问题,难以为区域经济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同时,科技创新资源匮乏,也使得省级开发区在“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会,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处于不利位置。虽然,多数省级开发区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但资金和人才瓶颈仍然是一大难题。


三是同质竞争严重。同一个城市不同区,或者同一个区县内有多个省级开发区,但各开发区的资源禀赋、政策条件等均较为相似,且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导致资源分散、同质竞争严重。这种发展状态不仅增加了管理运营成本、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不利于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的形成。


四是管理体制不顺。新时代背景下,开发区发展的重点任务从“开发”向“服务”,从“招商”向“营商”开始转变,开发区的管理机制面临较大挑战,相比于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更为严重,财权、事权不统一,用人不灵活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省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省级开发区升级三大趋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省级开发区实现能级跃升,需要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化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形成工业化的新范式。


偏好“战略、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孕育开辟了较多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一批敢于探索的省级开发区受益于此,快速崛起。在省级开发区升级竞争中,其产业特色将受到青睐。


以“整合优化”为主要路径。规范化发展将成为省级开发区的发展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改革体制机制,集中力量,以多个省级开发区的整合优化为主要手段,推动省级开发区升级,有助于快速实现规模壮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及要素资源的共享,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四、省级开发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建议


省级开发区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县)的重要引擎,承担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使命。研究以摸排省级开发区和所在地区发展底数为基础,对国内省级开发区的升级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围绕顶层谋划、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等内容提出了省级开发区创新升级的建议,旨在为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度洞察,为推进省级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行之径。


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前瞻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新审视内部资源和条件,以打造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制定全面、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和战略,以及产业方向、重点任务。


建议二:探索创新驱动路径。建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补齐科创短板。一方面,依托本地科创资源优势,推动建立科技城、科创中心等载体,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另一方面,加快在国际和一线城市设立离岸科创中心,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建议三: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持续不断的开展在体制机制、产业特色化发展、区域协同等方面的探索,并善于总结形成独有的模式和路径,并加大在高能级平台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