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7月18日,以“布局产业新赛道 争当阵地主攻手”为主题的第三届南京新赛道大会召开。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在致辞中分享了南京在探索新赛道过程中三个方面的体会。
陈之常:南京如何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积极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等六大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聚焦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方向,开展技术预研,前瞻谋划布局,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努力成为新赛道上的“领跑者”。
(1)“未来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是各地竞相布局的焦点”
从时间来看,南京确实有着很强的产业布局敏感性,早在2020年2月,南京就在市工信局设立了全国首个未来产业职能机构“未来产业处”,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去年1月28日举行的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上,《南京市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到2030年末,南京的未来产业规模将超1.5万亿元,南京将打造未来产业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引领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
南京大学、大院、大所林立,高层次人才集聚,科研实力雄厚。陈之常表示,南京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支持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持续夯实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基础。
南京作为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近些年来成果显著。其推行的“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基础等多重优势,加速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体系的完善进程。
同时,南京还构建了贯通式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强大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及两院院士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荣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为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3)“未来产业新赛道上,风口与风险常伴,需要以产业生态的确定性来应对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科创很烧钱,强大的资金支持也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陈之常表示,南京将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带动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更好地支撑新赛道企业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上个月在南京召开的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市就发布了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集群,构建起“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基金接续投资体系,预计将辐射带动各类资本投资超万亿元。以金融“活水”滋养创新,创新活力正在南京充分涌动。
陈之常:如何做好招商引资?
各级各部门要把招商引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上来,锚定既定目标,狠抓推进落实,全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要聚焦三类资本,奋力攻坚突破。用好南京资源禀赋,大力招引央企,全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要明确六大路径,实施精准招商。突出现有企业服务、产业链招商、合作伙伴招商、会展招商、基金招商、“一把手”招商,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立体化招商机制,统筹实施“双招双引”,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要强化组织领导,做好招商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项目落地流程,加强“双专”招商队伍建设,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抓大招商、共促大发展的合力。
陈之常: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头版头条
进一步释放“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头版头条”的强烈信号。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理念,甩开膀子干,迈开大步跑,练就招商硬本领,建功项目主战场,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重特大项目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总抓手,全力做好项目服务,用心用情为项目保驾护航,切实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要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持续发力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文明施工水平整体全面提升。
要坚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手抓”,全力保障企业安全平稳有序运营。要科学规划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要素保障。
陈之常:如何抓好招商引资项目?
项目建设要快马加鞭。当前已是6月份,对市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中心城市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等各类项目,必须争分夺秒,抢赶进度,紧盯目标抓推进,加强调度抓推进,强化督查抓推进,促进投资较快增长。
项目招引要争抢比拼。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各地之间招商竞争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愈发激烈,必须发挥拼抢精神,紧盯招商信息抓落实,压实招商责任,突出产业链招商,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加大招商考核激励力度,推动意向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在项目招引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注重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容量、税收就业等情况,进一步提高项目质效,干一个成一个。
项目谋划要系统深入。一方面要全面储备,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支撑规划,主动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抓住用好政策窗口期,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强支撑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盘子;另一方面要务实推进,充分考虑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地方财力,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分年度有序推进实施。
项目服务要精准高效。要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帮办服务,加强要素供给,加快项目审批,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陈之常:如何做好项目攻坚突破?
围绕项目攻坚突破,一要突出“五个聚焦”,创新招商引资思路。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研究产业、资本、人才流动规律,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善于从行业变化中把握趋势,从接触企业中捕捉机遇,聚焦产业链招商、聚焦领军企业招商、聚焦重大战略招商、聚焦市场化招商、聚焦情感招商,形成富有成效的招商工作思路。
二要强化“四个作用”,压实项目招引责任。招商引资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既要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共同唱好大合唱,更要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县区园区“一把手”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主要经济部门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打好打赢攻坚战。
三要提升“四个率”,注重项目质态质效。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加强对“项目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做大做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提升项目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要健全“四个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招商引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艰巨,越要健全机制、凝聚力量,要健全宣传推介机制、统筹调度机制、要素保障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
陈之常:把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
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把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用好对标找差、补短强特科学方法,发扬脚踏实地、创新实干过硬作风,聚焦指标再发力、紧盯项目再攻坚,全力推动指标进位、项目突破,确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要提振精气神,以更加强烈的决心投入“百日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百日攻坚”,就是要打一场实实在在硬仗,努力把发展条件创造得更优越一些、把项目基础夯实得更牢固一些、把实干氛围营造得更浓厚一些,确保开局之年开好新局、换届之年谋好新篇。
全市上下要强化目标意识、拼抢意识,抓住最后一个季度时间,全策全力把欠账指标补齐、差欠进度赶上,确保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
我们必须把弓拉得更满、把弦绷得更紧、把劲鼓得更足,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进位争先。
要聚焦主战场,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打好“百日攻坚”战斗。“百日攻坚”的关键在“攻坚”,既然是“攻坚”,首先要聚焦主战场,找准主攻点,打好主动仗,以“攻坚”之势收“决胜”之效。
一方面,聚焦指标这个主战场,找准问题、对症施策,打好“保位战”,让优势指标贡献更多分;打好“突围战”,让短板指标尽量得足分;打好“歼灭战”,让末位指标尽量少失分,努力实现省年度综合考核中进入第二方阵前列目标。
另一方面,聚焦项目这个主战场,围绕有效投入、招商引资、企业培育、营商环境,打好“四个阵地战”。
打好有效投入阵地战,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城建项目建设,做好向上争取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投资增量拉动经济增长。
打好招商引资阵地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版头条,聚焦重特大项目、产业链项目招商,持续掀起项目招商热潮,确保年底前再签约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打好企业培育阵地战,牢牢抓住企业这个基本点,加强运行监测,培植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升级,大力培育上市企业。
打好营商环境阵地战,加快政务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要素供给,将营商环境建设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全领域、全周期。
要强化大比拼,以更加过硬的作风保障“百日攻坚”成效。“百日攻坚”最终要落到实际行动上,全市上下要全力以赴攻坚,以项目的突破,实现指标的争先,保证高质量发展的进位。
要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对照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作战方案”,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重特大项目服务保障和建设推进的十项举措》,创新提出建立“十项制度”,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在全市上下形成项目攻坚“一盘棋”,全力推进重特大项目实现更大突破。
要强化创新实干,各县区、园区要定期开展指标运行调度,深入前线抓招商、沉入一线抓项目;市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承诺公示”制度,压紧压实推动指标争先进位的责任;市考核办、重大项目办要实行“黄红牌提醒”制度,倒逼各地各部门把工作抓紧抓实。
要强化督查考核,确保攻坚取得预期效果。高质量考核争先进位需要全市共同努力,尤其部分短腿指标,既需要责任部门履行好部门职责,更需要县区全力支撑。
陈之常:如何做好营商环境?
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全面对标“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工作标准,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客观看待当前形势,在深化认识中增强行动自觉。全市上下要锚定既定目标,全力实施攻坚行动,加快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要坚定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改革的“一号工程”,省评指标质量实现新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迈上新台阶,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要正视困难和挑战。我们距离“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工作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超常规的理念、思路、举措强力破除制约营商环境建设的障碍和梗阻,精准解决一批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要精准把握关键重点,在集中攻坚中奋力争先进位。
全面对标找差,精心组织、加强协作,精细管控、及时调度,密切关注、全力争取,重抓指标评价结果提升。聚焦“六个环境”,重抓服务企业口碑提升。围绕项目攻坚优化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将保障项目招引和落地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要务,帮助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围绕精准直达优化政策环境,确保政策“管用”“好用”“用好”。围绕开放包容优化市场环境,更大力度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想方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围绕惠企便民优化政务环境,一体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围绕权益保障优化法治环境,增强规则思维、公平意识、契约精神,一体推进法治淮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厚植最具持续性的法治土壤。围绕亲商安商优化人文环境,更好打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欢迎投资者的浓厚氛围,以高品质人居环境让各类投资者和企业人才在淮安生活舒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用好“关键一招”,重抓改革创新实效提升。把握试点机遇,把落实中央和省改革部署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指引,推动《淮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中提出的58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借鉴先进经验,深入学习、系统集成先进经验,形成优化营商环境集成效应。加强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淮安营商环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始终保持干劲激情,在敢为善为中交出优异答卷。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有谋长远的定力,也要有抓当前的拼劲,敢为善为、强化担当精神,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学习、锤炼过硬本领,在真干事干成事中打造企业家舒心、投资者向往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发展“生机盎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扛起责任、创新实干,为全市“勇挑大梁”、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