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抓好科技创新,狠抓项目落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科技和人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更是突出优势。
优势所在,就是责任所在。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级一是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统筹政策、空间、资金、服务,实施一体化配置保障,积极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战略长板,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三个优势领域率先占据制高点。大力支持智源、微芯、量子、数原、通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优势,以大信息为支柱,以生命健康为突破,以科技服务为基础,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互联网产业、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加强高精尖产业组织,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和量子信息、碳捕捉等前沿产业。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抓好园区管理与服务。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坚持“用途管制、成本控制、精准供应、循环利用”,实行“先定项目后供土地”,确保土地、空间与科技、产业精准匹配,实施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用地成本;对新增产业用地,鼓励区属平台公司开发持有、量身定制产业空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聚焦重点园区,强化专业指导,加强政府服务,建设公共平台,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园区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服务水平。
四是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强化人才服务支持,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加快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敢闯“无人区”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养更多勇于创新、勇担责任的优秀企业家。实施“薪火共燃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支持企业引进项目经理、产业投资人、技术经理人,推动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五是狠抓项目落地。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动态完善高精尖项目库,健全项目评价、引入、推进及保障机制,加强重点环节调度,细化促投产、促签约、已投用清单,保持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的接续态势。
哈工大是科技创新的“资源宝库”!
哈大齐地区是我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成果最丰硕、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外部条件,要立足产业基础、经济基础、科教基础,发挥好龙头示范作用;用好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打造开放协同、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改革发展新高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产业、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在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布局上向哈大齐地区倾斜;全面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着力将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引领区、示范区。
哈工大是科技创新的“资源宝库”,加快哈工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推动创新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下功夫、下力气研究推动。要进一步统筹哈工大周边创新创业空间,科学优化规划布局。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要注重围绕技术创新选拔培养职业技术经理人,发挥熟悉市场、运营管理等方面优势,加快孵化企业发展壮大。要补齐金融短板,研究设立科技类产业引导基金,用基金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各级政府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省科技厅、哈尔滨市要与哈工大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哈工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畅通银企沟通渠道,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明确订单贷款、原料抵押等关键步骤,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宽农机产品销售渠道,以产品反馈促进产品升级,形成“生产+销售+反馈+提升”循环模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要聚焦农机产品研发,帮助对接农机研究院、佳木斯大学等高等院校,推进优秀农机专家下沉企业指导,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增强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扩大产品竞争力。要用好产业支持政策,推进占股投资评估,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支出,提高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治理和人员管理,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要深刻认识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作为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抢抓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重大机遇,明确重点方向,解读相关政策,部署工作任务,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达到大幅增长的预期效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要深刻认识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三个原则”,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系统应用、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推动化工和煤炭行业安全改造、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实施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提升本地供给水平、链接引入外部供给资源、推动供需有效对接。
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取得实效。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社会影响面很广,要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因地制宜,稳扎稳打、抓实抓好,用好用足国家财税、金融等方面支持政策,用好用活我省存量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以设备更新换代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全力以赴发展壮大卫星产业!
结合黑龙江区位、纬度、气象条件、空间、配套要素、应用场景等发展优势,以卫星测控、卫星数据应用为突破口,积极布局卫星上下游全产业链,以卫星应用技术为引领,以卫星测控集群为支撑,以卫星数据处理与综合应用为平台,全力打造通导遥一体化卫星应用产业链。佳木斯市高度重视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将其列入全市66项重点突破性工作之一,成立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完善细化农高区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管委会+公司”模式,与北大荒集团研究建立“两专班+公司”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农高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要深入研究谋划卫星产业建设,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扶持打造一批技术过硬、运营良好、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带动性强的卫星应用龙头企业,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拓展壮大农业、林业、交通、旅游、生态、气象等领域应用,探索卫星应用技术与现代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力以赴发展壮大卫星产业,为加快佳木斯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高度重视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确立的“四区三高地”总体定位,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企业孵化、金融服务等功能,吸引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落户,争取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加快稻作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黑土粮仓”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突破,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建设农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