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着力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格局性突破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创新”这个特点,抓住“质优”这个关键,把握“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发展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振兴,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动能。
一要坚持强创新、育产业,围绕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等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巩固扩大重点产业领先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未来增长引擎,形成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格局性突破。
二要坚持抓改革、优环境,聚力推进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着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支撑。
三要坚持走出去、促联动,进一步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深化东北三省一区区域交流合作,引导我省各市州错位发展、补位发展、进位发展,着力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性推进。
四要坚持强信心、提干劲,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做好“放”和“活”两篇大文章,组织开展好“狠抓落实年”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树牢新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在发展中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着力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增强生产要素聚集能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发挥龙江资源、生态、科研、产业、区位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要巩固扩大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势,强化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创意设计赋能,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规模,打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打造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强前瞻性科技创新应用,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辟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持续推进生产力现代化、新质化。
要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壮大绿色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拓展延续冰雪旅游“出圈”外溢效应,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向全域全季转变,把冰雪季呈现出的市场意识、法治观念、服务精神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增强生产要素聚集能力,为高质量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开放型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以“用”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以“用”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擦亮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态。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内在关系的认识,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对湖南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因地制宜抓出湖南特色要坚持先立后破,不能简单地把老的生产力一破了之要主动对接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的经贸合作,善于“借港出海”,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推动更多企业掌握“硬核科技”
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福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抢抓机遇,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优质企业,推动更多企业掌握“硬核科技”。
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谋划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要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深化上海与三明、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让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工程,不断做优做强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优势传统产业,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一产一策”推进铸链强链延链补链,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让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高水平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对接G60科创走廊,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切实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
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发挥“三度一色”等特色优势,紧紧抓住新领域新赛道蕴藏的新机遇,努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加快建设“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要以制度集成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统筹好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打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显著特点、强劲动力和科学方法,结合云南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联动,打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发展高端高品质特色农业,培育“旅游+”“+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种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要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求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指明了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四川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提质倍增行动,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要紧扣国家所需、立足四川所能,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不动摇,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商业航天、先进核能、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赋能,不断巩固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培育新动能、抢占新赛道、厚植新优势、塑造新方式、构建新体制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巩固拓展“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省科学院、环省医学科学院、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创新生态圈。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创新联合体全覆盖,依托智慧岛体系完善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加快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大力支持“双一流”建设和第二梯队创建,积极争取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落地。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二是突出换道领跑,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既做“有心栽花花要开”的事,也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在多点发力中跨越赶超。特别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补“芯”、软件产业铸“魂”,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运用,集中力量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精密测量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抓住重点发力,推动先进基础材料提质发展、关键战略材料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加强高端仪器设备研制与产业化,培育类脑和仿真机器人细分赛道研发优势和产业高点,打造氢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注重数智赋能,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东数西算”,打造算力高地。做强数字核心产业,一体推进补芯、引屏、固网、强端,培育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产业链。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拓展“人工智能+”、“5G+”等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式。以开展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为契机,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先进环保装备、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
五是坚定深化改革,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体制。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机制,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走深走实,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制度型开放,以一流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聚力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抓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路径,努力在推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以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尤其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积极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贡献力量。
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培育形成绿色生产力。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根据我省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真正做到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山西实际、利于长远发展。工作中,我们还要科学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三对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山东创新资源富集、绿色转型先行先试等优势,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强化科技创新。按照“广泛领域跟着走”“前沿领域抢着走”“优势领域领着走”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攻克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强化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能源消费大省,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来。在供给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企业端,以标准提升倒逼绿色转型;在生活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让绿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强化数字赋能。聚焦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铸魂”等“十大工程”;聚焦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农业数字化突破等“八大行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